天应穴在哪?

这一节原先的做法是按揉“攒竹穴”,就是眉头,后来改为“天应穴”。所谓“天应穴”,是一组特殊穴位的叫法,简单的说是指压痛点,是经脉流注的地方。这里的天应穴在眉头正下方一点点,靠眼眶内侧的位置。你可以在哪个位置附近用指端试按,用一点力,明显感到发酸的位置就是穴位所在。按揉可用拇指指端或食指关节,揉法为划圈,两手一顺一逆,一拍划一个圈。2013-10-18
天应穴,常称阿是穴,又名不定穴。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则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

参考资料:
天应穴取穴方法:
1、循经取穴
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沿经脉逆顺方向推压、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脏腑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脉线上寻找到痛点和阳性反应物;沿经筋循行逆或须方向进行拨揉,根据病变部位与经脉、经筋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经筋部位寻找疼痛和痉挛部位;循皮部用掌或鱼际部进行推擦,根据病变部位和皮部的划分与经脉的关系,在相应的皮部寻找痛点和阳性反应物。这些痛点和反应物就是阿是穴。
2、反应区内取穴
医者根据患者感觉到的某部疼痛范围进行触摸。如:头顶部痛,腹部痛,项部痛腰痛,臀痛,腿痛等身体的局部区域,具体哪一点;是否具备阿是穴,患者不清楚,但给医者一个范围。在患者反应的区域进行触摸寻找阿是穴。
3、腧穴取穴
根据穴位具有反应病候的功能。用手触压与病相关的穴位取阿是穴。如:肾病触压肾俞穴,有条状或扁于状反应物和疼痛感;不思饮食,腹胀,上逆,胃痛,触压胃俞穴:有条素状结节和轻痛感;人体皮肉、筋骨病变,在相关穴上反应出来。如颈椎病,触压风池、天柱、肩井、百劳等穴位有扁千、圆形,条状等反应物和疼痛感。
另外跌、扑、损伤岔气等在相应穴位也有反应。如岔气,触压胁堂穴有条状反应物和痛感。上述触及到的反应有些在经穴或经外奇穴,与阿是穴重合,这些穴位也应该临时视作阿是穴。因为这些穴位不一定是辨证选穴中所考虑到的腧穴,如果视为阿是穴,就是按摩治疗的重点穴位。
4、阿是穴在按摩中的重要性
阿是穴与经穴、经外奇穴不同。产生是由于疾病的反应,病变的结果。特点是临时穴位,主要反应疼痛和反应物;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病的消失存在而消失存在;可与经穴、经外奇穴重合;是按摩治病首选穴。阿是穴是按摩治疗疾病诊断的依据、施术的重点部位、疗效判定的主要标准之一。按摩阿是穴可以提高疗效。因此按摩治疗疾病离不开阿是穴。
但有几个情况例外:属于长疖子、化脓的、有血瘤的症状千万不要按压,这里所说的按压多是针对神经性疼痛。所以,病人最好能在医生的帮助下,确认一下自己的疼痛类型,然后再按压。有的人在运动后会肌肉酸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应穴
2019-04-23
mcxzy 阅读 17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1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揉天应穴:天应穴位于眉下,眼眶外上角处,用双手大拇指轻揉按此穴位,可缓解目视不明、眼睛充血、眼睛酸胀等症状,每次按压10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揉动20-30圈。2、按压太阳穴:对此穴位很熟悉,一般人在鼻根两侧紧贴双眼内眦部位,做过眼保健操时,对这个穴位很熟悉。捏按眼球明穴,用一只手的拇指,在...

  • 天应穴,常称阿是穴,又名不定穴。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则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参考资料:天应穴取穴方法:1、循经取穴 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

  • 天应穴,又称阿是穴,是中国传统医学针灸学中的穴位之一。这类穴位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为定位,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天应穴被称为“不定穴”,表示这类穴位在使用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解剖位置。根据《灵枢·经筋》的记载,“以痛为输”,意味着针灸治...

  •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指在保健和治疗时选取患者身体上的某些压痛点或疼痛局部作为施术部位。在头面顶部,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下关闭口时在耳屏向前遁摸高骨下凹陷处;印堂位于前额部,两...

  • 天应穴也就是阿是穴。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