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的介绍

十二经脉之一。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人体主要经脉有14条,以各种脏腑为名的有12条,再加上督脉和任脉。大肠经是其中的一条。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 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 ;经络(三级学科)。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url]手太阴肺经[/url]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引。

2016-05-10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34: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阳明大肠经,其起源始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的桡侧缘,经过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穴,深入两筋之间,即拇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这条经脉继续沿前臂的桡侧,途经偏历、温溜、下廉、上廉和手三里,进而进入肘外侧的曲池、肘髎,上行至臂外侧前方的手五里和臂臑...

  • 手阳明大肠经穴是指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所有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这些穴位是脏腑经...

  • 五、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阳经的一部分,其五腧穴具有金、水、木、火、土的属性,分别对应商阳、二间、三间、阳溪和曲池穴。大肠经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和排泄,与肺经互为表里,肺主皮毛,大肠负责排便。其流注时间在早晨五点至七点,通过顺时针按摩有助于调理。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是商阳,常用于治疗烧...

  • 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经络中的一条重要分支,据古籍《针灸甲乙经》和《医宗金鉴》记载,该经络包括多个穴位,共计二十个。这些穴位分布在手臂和手指上,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定位和功能。以下是其中部分穴位的详细描述:1. 商阳(井穴):位于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痛、...

  • 手阳明大肠经在中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防治皮肤病。肺与大肠相互关联,肺功能不佳时,毒素会积聚在大肠经,导致面部痤疮和身体湿疹等问题。通过刮痧法,能够有效清除经络中的淤毒,维护皮肤健康。作为阳明经的一部分,大肠经具有旺盛的气血,能帮助提升身体阳气,调节过盛的火气。《灵枢·经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