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到底是什么?骨骼?神经?血管?还是什么?

在一本中医名著中写道(吴清忠的《人体保健手册》)“1998年,中国研究经络的组织得到了一个答案,在经络上的皮肤下的组织里有想玻璃纤维的东西,穴位上的电阻与其他地方有些不同(但是在国际上还没有被人们所共识的一种解释),在经络部分的毛细血管呈平行状... ...”
中医的穴位在皮下组织中,而穴位敷药的药也会渗透,所以有些偏差没什麽大碍,但最好准一些,找一些专家来为你贴药。
穴位的大小大概有黄豆大小,但这只是针灸时的针刺范围,平时自己按穴位保健时的感应范围更大。
针灸、药灸如果偏了不会有副作用,因为针灸本身就没有什么副作用(除非扎到别的经络上,也许会没有作用,有些死穴是不可针灸的),顶多是效果不明显。2008-07-31
穴位是皮肤上一个固定的点,穴位的位置每一个人学得都有偏差,偏得少可以降低效果,多了就没效果。2008-07-30
穴位:
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如果还不懂,看这个2008-07-30
以上全部不是。2008-07-29
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还没有谁能说清穴位是什么。2008-07-29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2: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在汉语中,是窟窿和洞的意思。人体穴位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如阿是穴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身体内脏腑、经络...

  • 那就是“血液”、“体液”和“神经”,那么“穴位”是不是因为“血管”、“体液”、“神经”的位置而“产生”的呢?那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就知道了。●最后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穴位”所在的“位置”都是“骨骼”的“间隙”或“

  • 肩部腰部的穴位,如肩井、风市、肾俞等,与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对缓解肩颈疼痛、腰背不适、改善关节灵活性有着显著效果。上肢穴位,如曲池、合谷、劳宫等,对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手臂麻木、提升手指灵活度大有裨益。手掌与手臂外侧的穴位,如鱼际、阳池、外关等,与神经系统密切关联,有助于改善手部神经功能,...

  • 悬钟穴,又被称为绝骨,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也是髓会穴位,具有生髓健骨的功能。悬钟之名寓意着骨骼的强健足以悬挂大钟,形象地表达出此穴位对于骨骼健康的显著功效。具体来说,悬钟穴能够治疗多种骨骼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通过刺激这一穴位,可以促进骨骼的修复与生长,增强骨...

  • 穴位是与神经系统、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组织有关的复杂综合结构及其机能。具体结构或本质仍众说纷纭。推测“穴位”因“血管”、“体液”、“神经”位置而产生,绝大多数穴位在骨骼间隙或凹陷,一般处于两端或中间,不在这些位置的穴位下方有较大或较多血管或体液经过。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