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穴 ,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厥阴心包经所属穴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九穴。
2016-05-31
2016-05-31
中冲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对于缓解心烦意乱、促进气血流通具有独特功效。其命名来源于体内高热之气冲出体表的状态。中冲穴属木,意味着其能量特性与生长、发展相关。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昏迷、心烦、中风、小儿夜啼、咽喉肿痛、身热如火、便秘、中暑、失眠、小儿消化不良、心绞痛等疾病。按摩中...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其起源位于胸中,与心包络相连,向下穿过膈肌,依次与上、中、下三焦进行络合。其主要路径包括从胸中出发,沿着肋骨走向腋下,经过天池穴,然后上行至腋窝下,再沿着上臂内侧进入肘部,穿过腕部至掌中,经过劳宫穴,沿中指至中冲穴。此...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本经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原穴为大陵穴,络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其起始点位于胸中,延伸至手的中指端,共包括9个主要穴位。以下是心包经的主要穴位及其作用、循行路径,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症候。心包经主要穴位 1. **天池穴**:位于胸乳外侧一寸,是心包经与肝经、胆经等经脉相通的关键点。- **功能**:缓解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