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脾肾两虚的中成药


01
健脾益肾颗粒
【处方组成】党参、枸杞子、白术、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盐炙)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主治脾肾两虚证。症见脘腹胀满、纳呆、面色白、体倦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
【现代药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放化疗损伤、抗应激等作用。
【临床应用】肿瘤放、化疗后。临床以脘腹胀满、纳呆、面色㿠白、腰膝痠软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健脾补肾。用药具有阴阳并补、脾肾同调的特点。适用于癌肿放化疗后属于脾肾两虚者。亦可用于其它疾病属于脾肾两虚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30g,一日2次。
【使用注意】外感表证及内有湿热证者慎用。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规格贮藏】30g/袋。密闭。
02
生血丸
【处方组成】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养血。主治脾肾两虚证。症见面黄肌瘦、体倦乏力、眩晕、食少、便溏、舌苔苔薄、脉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以面黄肌瘦、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健脾补肾、填精养血。用药温脾补肾兼补血,具有阴阳并补、脾肾兼顾、气血同治的特点。适用于癌肿放化疗后属于脾肾虚弱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规格贮藏】5g/丸。密封,防潮。

03
养正消积胶囊
【处方组成】黄芪、女贞子、人参、灵芝、莪术、白术(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绞股蓝、茯苓、鸡内金、蛇莓、白英、茵陈、徐长卿、土鳖虫。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化瘀解毒。主治脾肾两虚、瘀毒内阻证。症见胁下肿块疼痛、质硬按痛、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溲赤便溏、舌淡紫苔腻、脉沉涩。
【现代药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等作用。
【临床应用】原发性肝癌。临床以胁下肿块、脘腹胀满、纳呆食少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补益脾肾、化瘀散结、兼能解毒利湿。用药重在补脾解毒,具有消补兼施、寒热并用的特点。适用于脾肾两虚、瘀毒内阻所致的肝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与肝内动脉介入灌注加栓塞化疗同时使用。4周为一疗程。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实热或瘀血阻滞者慎用。
【规格贮藏】0.25g/粒。密闭。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上述内容摘取自《实用临床药物学--中成药卷》。
2022-07-0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0:04: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肾虚可服用中成药如脾肾两助丸、六味地黄丸等。脾肾虚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脾肾两虚的患者,可以选择脾肾两助丸。此药主要用于治疗因脾肾两虚引起的四肢无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通过补充体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增强机...

  • 对此可以口服一些健脾、温脾、温肾的药物进行调理,可以口服脾肾两助丸、脾肾双补丸、附子理中丸等。如果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适当的口服四神丸、补脾益肠丸等进行治疗。对于脾肾两虚的情况,平时需少吃一些比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 治疗脾肾两虚的中成药临床比较多见,主要有四神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都可以进行调整。脾肾两虚多见于长时间劳累的患者、长时间患病的患者,甚至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老年患者也比较多见。这样的患者手脚冰凉,怕冷,体温不是很低,但是总觉得有冷风袭来,无法忍受,四肢冷,甚至出现疼痛,男性可...

  • 脾肾两虚可以吃金匮肾气丸、脾肾两助丸等中成药。脾肾两虚是指脾虚和肾虚相结合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腰酸、头晕、耳鸣等。针对这种症状,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来调理。1. 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温补肾阳,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痛、水肿等症状有良好效果。此药既能补肾,也能调和脾胃,对于...

  • 脾肾两虚下焦湿热可以吃的中成药有:健脾益肾丸、金匮肾气丸、龙胆泻肝丸等。详细解释如下:1. 健脾益肾丸:此药主要用于治疗脾肾两虚引起的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等症状。药物成分中的党参、黄芪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而肉苁蓉、熟地等则能滋补肾阴。对于下焦湿热,健脾益肾丸也有一定的调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