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道穴、五枢穴、带脉、都在哪通俗点

以下据《针灸大成》《针灸歌赋集注》:
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足少阳,带脉之会。《铜人》针八分,留六呼,灸三壮,主呕逆不止,水肿,三焦不调,不嗜食。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在人身匝腰一周,如束绕身,管束诸经,故名。维,连结、联系。道,路径、途径。足少阳胆经循行到五枢穴时向腹前行至本穴,又人本穴折向后行,本穴在此起连结、联系作用,故以为名。有温阳利湿、疏筋活络作用。

五枢∶带脉下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足少阳、带脉之会。《铜人》针一寸,灸五壮。《明堂》三壮。主痃癖,膀胱气攻两胁,男子寒疝,阴卵上入小腹痛,妇人赤白带下,里急瘈疭。枢,转输之意,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之意。人当扭转身躯,或五体投地跪拜时,本穴正当腰部转折之处,又五居数之中,故名五枢,即中枢之意。系胆经和带脉之会穴,有温补下焦作用。

带脉∶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足少阳、带脉二脉之会。《铜人》针六分,灸五壮。《明堂》灸七壮。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月事不调,赤白带下。本穴为胆经和带脉之会穴。有温补下焦,调经止带作用。2011-08-14
mcxzy 阅读 106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5: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维,连结、联系。道,路径、途径。足少阳胆经循行到五枢穴时向腹前行至本穴,又人本穴折向后行,本穴在此起连结、联系作用,故以为名。有温阳利湿、疏筋活络作用。五枢∶带脉下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足少阳、带脉之会。《铜人》针一寸,灸五壮。《明堂》三壮。主痃癖,膀胱气攻两胁,男子寒疝,...

  • 五枢穴【标准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通俗定位】在骨盆上端从腰部往腹部方向触摸,可摸到骨盆最前侧。五枢正好在其附近。在居髎1个指幅上方。 带脉穴【标准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通俗定位】位于章门的穴位下方。

  • 维道穴位于人体侧腹部,具体在髂前上棘的前下方。该穴位与五枢穴相邻,五枢穴位于脐下3寸处,而维道穴则位于五枢穴前下方0.5寸的位置。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维道穴位于髂前上棘的前内方,此处有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腹横肌等肌肉组织。此外,该区域还分布着旋髂浅、深动、静脉等血管,以及髂腹...

  • 确定五枢穴位置:接下来,你要找到五枢穴。五枢穴在脐下3寸的地方,横向与肚脐平行。想象一下,你的肚脐下面3寸有个点,那就是五枢穴啦!前下0.5寸找维道:现在,你已经找到了五枢穴,那么维道穴就在五枢穴的前下方0.5寸的地方。就像是五枢穴的一个小邻居,稍微往下面和前面挪动一点点就能找到它...

  • 敲带脉减肥一般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见效果,对于脂肪性的人来说,敲带脉会是比较健康的方法,打通体内的经络。敲带脉其实敲的就是胆经的腰部的几大穴位: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这里也是平时俗称“游泳圈”的地方,在中医看来,肥胖说明此处垃圾堆积,敲打可以加强气血的运行,从而减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