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历史记载

廉桥,清代称楮塘铺,为通往省垣必经之地。民国时以市民唐世茂为首捐款在当地修建一座石拱桥,老百姓赞颂其奉公而有廉风,故将石拱桥取名廉桥。隋唐以来,这里的老百姓就以种植和经营药材为业。据传,三国时,华佗为关羽治伤的药就采于廉桥,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搜集《本草纲目》药物标本时,也曾到这里住过半月之久。据光绪《邵阳县乡土志》载:楮塘铺盛产玉竹、玄参、茯苓、荆介、枳壳、柴胡、丹皮、白芍等中药材。明清时代,宝庆东大路入廉桥横过,东西两头连成一条小街,开有几十家店铺。民国17年(1928年)六月,潭宝公路建立了邵阳县历史上第一家汽车站,来此建房开店者日增,数年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百余家店铺的集镇,商贾云集。

2016-06-01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38: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据《光绪邵阳县乡土志》记载,楮塘铺盛产玉竹、玄参、茯苓、荆芥、枳壳、柴胡、丹皮、白芍等众多中药材。明清时期,随着宝庆东大路穿过廉桥,东西两侧逐渐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小街,众多店铺在此开业。1928年6月,潭宝公路的建立使得廉桥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这一年,邵阳县历史上第一家汽车站在此设立,吸引...

  • 据光绪《邵阳县乡土志》载:楮塘铺盛产玉竹、玄参、茯苓、荆介、枳壳、柴胡、丹皮、白芍等中药材。明清时代,宝庆东大路入廉桥横过,东西两头连成一条小街,开有几十家店铺。民国17年(1928年)六月,潭宝公路建立了邵阳县历史上第一家汽车站,来此建房开店者日增,数年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百余家店铺...

  • 据说,廉桥药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刀伤药就取材于此地。每年农历4月28日,当地会举办盛大的\"药王会\",以此祈求药草丰收,这一传统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和对自然的敬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邵东县委和县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致力于市场培育,昔...

  • 廉桥药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称为楮塘铺,是通往省城的重要通道。这里的繁荣始于当地市民唐世茂的慷慨捐款,他引领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因其廉洁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因此得名廉桥。自隋唐以来,廉桥的居民便以种植和经营药材为生,这里与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据说,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疗伤...

  • 1995年经国家二部三局首批验收合格,确定为全国十大专业药材市场之一,形成南国药都。2004年,邵东县委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全面改造升级市场,使廉桥中药材市场成为一个产、销结合的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占地535亩,经营户1200多家,药材品种达200余种,其中丹皮、玉竹、桔梗、玄参等道地...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