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大椎穴的位置

①煎熏法:
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用鼻吸热气,或将食醋烧开吸醋气,疗效都较好。

②填充法:
将葱白捣烂取其汁渗入药棉内,将药棉塞进鼻孔,或将大蒜瓣1个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圆柱形,用薄层棉花或纱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错。

③侧卧按摩法:
左侧鼻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

④热敷法:
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电吹风对着鼻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⑤变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儿,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①煎熏法:
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用鼻吸热气,或将食醋烧开吸醋气,疗效都较好。

②填充法:
将葱白捣烂取其汁渗入药棉内,将药棉塞进鼻孔,或将大蒜瓣1个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圆柱形,用薄层棉花或纱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错。

③侧卧按摩法:
左侧鼻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

④热敷法:
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电吹风对着鼻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⑤变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儿,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小颜颜给我分=V=2013-03-31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图)
【取法】正坐或俯伏,在项后,与风府穴(督脉)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项筋膜、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之间。皮肤由颈丛的枕小神经分布。项筋膜包绕项部浅、深层肌。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项筋膜浅层,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入浅层的头夹肌,继进深层竖脊肌中的头最长肌和头半棘肌。项肌均由颈神经后支支配。第二颈神经后支可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参与支配项肌,内侧支为皮支,称枕大神经。该神经由枕动、静脉伴行,在项筋膜的深面上行,约于上项线水平处,穿斜方肌附着点及项筋膜浅层,分支至颅后部的皮肤。【特异性】手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功用】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主治病症】本穴为治疗头、眼、耳、口、鼻、脑、神志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穴。
1.循环系统疾病:脑卒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无脉症;
2.五官科系统疾病: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耳聋,耳鸣,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失眠;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肩周炎,中风后遗症,足跟痛;
5.其它:感冒。
【刺灸法】刺法:1.向对侧或同侧口角方向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头顶、颞部、前额和眼扩散。2.平刺2.0~3.0寸,透对侧风池穴,局部酸胀,扩散至头项部。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大椎(属于督脉)
  #部位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针法 直刺,深0.5-1寸灸法:直接灸5-15壮,温灸15-30分钟
  #针感 酸胀向下或向头部放散,或向肩部放散
  #主治 急性热病,肝炎,癫痫,支气管炎,肩背冷,白血球减少等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img>2013-03-31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23: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缓解颈椎病的穴位有:第一、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位置,是颈椎的夹脊穴,在颈椎后侧正中棘突旁开0.5-1寸位置,使每个椎体旁边对应的有夹脊穴;风池穴,风池穴是在人体后脑勺位置靠下的地方,在后正中线旁开大约1.5-2寸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凹陷,按压的时候会有明显酸胀感;肩井...

  • 在颈后部,在项部,在手背。1、在颈后部:大椎穴在颈后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低头,在人体的颈部下端,正中最高突起处即是。2、在项部: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举臂抬肘,肘部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

  •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要找到这个穴位,可以触摸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然后在其下缘寻找。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按压穴位,持续一两百次。这一操作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尤其适用于感冒后高热不退的情况。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大约两个手指...

  • 1、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正后方中线位置,低头,颈部后面有凹凸的高骨,然后进行数到第七颈椎棘突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如果出现落枕可以艾灸次=此穴位缓解。2、肩井穴:在大椎穴和肩峰的连接中点处,是肩膀最高处与第七颈椎连接的中点,此穴位可以缓解肩背疼痛。3、风池穴:在后颈部的头骨下面,...

  • 1.风池穴:位置:位于颈部,后发际线两侧凹陷处。功效:针灸风池穴可以疏解头部风热,有助于退烧。2.大椎穴: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部位。功效:针灸大椎穴可以调节体温,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烧有良好效果。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穴位,如肺俞穴、列缺穴等,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