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

孙思邈留下的治疗中风方子,可以了解一下

现在中风的患者是非常多,而且有这个年轻化的趋势。
这个中风一旦发作,是非常危险,即使后面抢救过来 ,也会出现这种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等一系列后遗症,给患者包括他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负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这个中风这个问题可以用中医来治。
这个治疗方法出自于这个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本人这个寿命非常长,最短的矮记载他活了一百零几岁,最长的记载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 据记载,他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是年龄很大的时候,他自己中风了。 他就用 续命煮散 ,康复了,然后他就记录了下来。
麻黄(9g) 川芎(9g) 独活(9g) 防己(9g) 甘草(9g) 杏仁(9g) 桂心(6g) 附子(6g) 茯苓(6g) 升麻(6g) 细辛(6g) 人参(6g) 防风(6g) 石膏(15g) 白术(12g)
上十五味粗筛下,放入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不断,慎风冷,大良。 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以上也可打成粉之后呢,每次服用基本上都是4克。然后一天四次: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如果症状重症还可以适当的加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
首先第一个叫 麻黄 ,主要作用就是辛温解表,解表的力量非常非常强,也就是我们通俗的是发汗, 发汗药里头排第一位 。
然后 川芎 是来活血化瘀,但是他不像这种桃仁、红花行气活血,而川 芎这个药性能一下子冲到头顶,主要是往上走的。
然后 独活 是一个祛风除湿的。 甘草 调和药的,然后有补气的作用。然后 杏仁和麻黄,他俩是药对 ,因为用麻黄来解表发汗,发汗力量非常大,所以我杏仁配在一块儿,杏仁可以润肺,然后是来降气的。这两个一个宣发,一个肃降。 所以麻黄和杏仁配在一块儿,一方面克制不至于让麻黄的发汗的力量过大造成的这个肺部太燥,这个杏仁很润,把肺子阴液给他补回去,同时杏仁是降气的往下走。
人参 补命门之火。 附子 温阳,强心, 肉桂 和附子,他俩配在一块儿把的阳气给它浮起来。然后还有 防风 ,它有解表作用,另外它能祛湿一个风药,风能祛湿。
生石膏 在这一个良药, 就是当我们出现中风的时候,脑血管堵住了, 堵住之后自然会化热郁而化热 。所以, 生石膏在这块儿配,是寒凉药,就是把热往外透 。然后再配个这个 白术 ,也是用来 除湿 的。
那么这个方子主要用来 治疗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中风出现了这种口眼歪斜、身体偏瘫或者,或者当有中风先兆的时候,比如说开始出现这种四肢麻木、肌肉跳动突然出现、突然昏一下、舌头发硬,他突然说话不利索。
所以当出现这个中风的这种情况或者出现这种中风的后遗症时,续命煮散这个方子都可以用。
续命煮散方中有毒性药材,患者本人不能自行用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记切记!
2022-05-2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1:1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孙思邈的治疗方子名为“续命煮散”,其成分包括:- 麻黄(9g)- 川芎(9g)- 独活(9g)- 防己(9g)- 甘草(9g)- 杏仁(9g)- 桂心(6g)- 附子(6g)- 茯苓(6g)- 升麻(6g)- 细辛(6g)- 人参(6g)- 防风(6g)- 石膏(15g)- 白术(12g)以上药材共研细末,以水四升和生姜...

  • 这个中风这个问题可以用中医来治。这个治疗方法出自于这个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本人这个寿命非常长,最短的矮记载他活了一百零几岁,最长的记载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 据记载,他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是年龄很大的时候,他自己中风了。 他就用 续命煮散 ,康复了,然后他就记录了下来。麻黄(9g) 川芎...

  • 孙思邈的医术博大精深,他对风邪的治疗独树一帜。让我们深入探讨他针对中风及各类风邪病证的方剂,领略其精妙之处。1. 小续命汤 【方歌】麻黄桂附芎配防风,黄芩防己甘草并。六经风中此方通,人参杏仁防病重。【配方】麻黄1两,防己1两,人参1两,黄芩1两,肉桂1两,白芍1两,甘草1两,川芎1两,...

  • 论中风有“凡此风之发也,必由热盛”的新观点,主张用荆沥方治疗。故此题应选C。

  •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了中风多由内伤引起的见解,并首次提出了中风主热论点,他在用药时常常采用清热化痰的方法。《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孙思邈比喻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在《千金要方卷第一服饵第八》中,孙...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