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在医学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在针灸方面,他绘制了《明堂针灸图》,对针灸的孔穴加以统一。他并且强调针药应该并用。他说:针而不灸和灸而不针,不是好医生;针灸而不药,或药而不针灸,也不是好医生,针药并用,才是良医。这种用综合治疗方法来提高医疗效果的思想,扁鹊和华佗都很重视,孙思邈则特别加以提倡。这种思想,今天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020-01-03
2020-01-03
该医学家的针灸学贡献主要有“明堂三人图”“阿是穴”“指寸法”。1、孙思邈依据隋唐之际著名针灸学家甄权等新编绘的《针灸明堂图》,修订并彩绘以别于各经之走行方向部位。2、在针灸学中,孙思邈首次提出“阿是穴”的概念,阿是穴指的是没有固定位置的穴位,而是以压痛点为穴位进行针灸治疗。3、孙思邈...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在针灸方面,他绘制了《明堂针灸图》,对针灸的孔穴加以统一。他并且强调针药应该并用。他说:针而不灸和灸而不针,不是好医生;针灸而不药,或药而不针灸,也不是好医生,针药并用,才是良医。这种用综合治疗方法来提高医疗效果的思想,扁鹊和华佗都很重视,孙思邈则...
他在理论上纠正了前代穴位混杂的现象,统一了穴位名称,又绘制了针灸穴位的图,发明了“以痛取穴”针刺治病的方法。在医疗技术上孙思邈也不断创新。导尿术的发明创造人就是孙思邈。他首先使用葱叶导尿(直到元代才改用羽毛管导尿)。至于法国医生拿力敦发明用橡皮管导尿,那已是孙思邈之后1200年的事了。
孙思邈在针灸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独创的“以痛取穴”针灸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阿是穴”这一概念的诞生,与孙思邈的发现密切相关。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了疼痛区域与特定穴位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以疼痛部位为依据选取穴位的方法,这便是“以痛取穴”的理论基础。“以痛取穴”的方法不仅简化...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出,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 (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