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肝肾阴虚证
锁定
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 提供内容 。
肝肾阴虚证,为中医证型,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致的证候。多由久病及肾;或情志内伤;或房室太过;或温热病后期,损伤肝肾之阴等引起。常见证候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胁肋胀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现代医学诊断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炎、更年期综合征等,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按肝肾阴虚证治疗。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常见病因
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
常见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肋胀痛,视物不清,五心烦热等
专家解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秋冬养生 润肺滋阴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秋为肺金所主,因此,燥邪首先伤害的是肺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周凤华丨博士
广州南方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撰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贾钰华丨教授,主任医师
广州南方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撰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疾病概况科普文章 (2)
目录
1 病因病机
2 临床表现
3 审证要点
4 鉴别诊断
5 治疗要点
6 辨证施治
7 饮食疗法
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常见病因
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
常见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肋胀痛,视物不清,五心烦热等

病因病机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导致肝肾之阴耗伤,或温热病后期,损伤肝肾之阴,而形成肝肾阴虚证。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精血是相互资生的,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因此肾精亏损必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故曰肾肝同治。然木既无虚,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自当养也。血不足以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故知气有余便是火者,愈知乙癸同源之说也。"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肋胀痛,视物不清,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肝肾同源,肝肾阴液相互资生,肝阴充足,则下藏于肾,肾阴旺盛,则上滋肝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肾阴不足则耳鸣健忘;腰膝失于滋养,则腰膝酸软;阴虚肝脉失养则胁肋胀痛;肝肾阴虚,目失涵养,则视物不清;阴虚则热,虚热上扰,心神不安,则失眠多梦;津不上润,则口燥咽干;虚热内扰则五心烦热;虚火上扰则颧红;内迫营阴则盗汗;虚火扰动精室则男子遗精;肝肾阴虚,冲任失充,则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审证要点
本证以腰膝酸软,胁痛,耳鸣遗精,眩晕,伴见虚热之象为审证要点。
(1)有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耗伤肝肾之阴之病理基础。
(2)可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经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肾阴虚的表现。
(3)兼见视物不清,胸胁疼痛等肝阴虚的症候。

鉴别诊断
本证当与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辨别。三者均有全身阴虚内热的症状,但单纯的肝阴虚证以两目、筋脉、胁络失养见症以及虚热的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单纯的肾阴虚证以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少或经闭等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而本证则兼有二者的临床表现。
本证还当与肺肾阴虚证相鉴别,两者都有肾阴虚、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区别在于,肺肾阴虚证还有肺阴虚见症,本证则还有肝阴虚症状。

治疗要点
1.本证肝、肾阴虚同时并见,治疗当以滋补肝肾为法。常用药物有沙苑子、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熟地、山茱萸、首乌等。
2.若见阴虚发热者,可辅以青蒿、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等药以清退虚热。
3.《景岳全书》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在滋补肝肾之阴的同时,可根据病情需要,佐以黄芪之类以温养阳气。
4.本证多为先天不足,后天久病劳伤所致,病程较长。在运用综合治疗措施控制症状后,应改汤为丸,以求缓图之功。同时还要注意血肉有情之品的应用或食物调养,如鳖甲、龟甲,甲鱼、乌龟等。
5.滋阴药多滋腻碍胃,运用时常配以理气健脾之品,如陈皮。

辨证施治
(一)内治法
肝肾阴虚证主要有三组证候,治疗以滋补肝肾为法,可选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大补阴丸、滋水清肝饮、滋水生肝饮等方剂。
1.肝肾阴虚,虚热内扰
证候: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治则:滋肾养肝明目。主方:杞菊地黄丸加减。方药: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各药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温服,或制丸服。
胁痛者,加川楝子、赤芍、郁金;腰膝酸软疼痛者,加杜仲、桑寄生、怀牛膝;若午后潮热,加知母、鳖甲、龟板;若见齿衄,加炒山栀、白芍、代赭石;若眩晕者,加鹿角胶(烊化)、龟板胶(烊化)、龙骨、牡蛎;若见雀盲,加服羊肝丸(羊肝、当归、木贼、蝉蜕、夜明砂);遗精者,加知母、黄柏、煅龙骨;月经先期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痛经者,加香附、郁金、川芎;闭经者,加丹参、菟丝子。
2.肝肾阴虚,真阴不足
证候: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治则: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方:左归丸加减。方药:熟地、山药(炒)、枸杞子、山茱萸肉(制)、川牛膝(酒洗,蒸熟)、菟丝子(制)、鹿胶(敲碎,炒珠)、龟胶(切碎,炒珠)。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9克),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若真阴失守,虚火上炎,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者,本方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冬以养阴清热;若火烁肺金,加百合以润肺止咳;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以清热除蒸;若小便浑浊不清,加茯苓以利水渗湿;大便燥结,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以润肠通便;若汗出多者,加黄芪、浮小麦以益气固表。
3.肝肾阴虚,阴虚火旺
证候: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咳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消渴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治则:滋阴降火。主方:大补阴丸加减。方药:熟地黄(酒蒸)、知母(酒浸,炒)、黄柏(炒褐色)、龟板(酥炙)。各药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70丸(6~9克),空心盐白汤送下(现在用法:上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15g,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服,或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若阴虚较重者,可加天门冬、麦门冬以润燥养阴;阴虚盗汗者,可加地骨皮以退热除蒸;咳血,吐血者,加旱莲草、仙鹤草、侧柏叶以凉血止血;遗精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以固精止遗。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枸杞子、吴茱萸,捣烂敷胁下或涌泉穴。
2.推拿按摩
用指腹轻摩肋下10分钟,用大小鱼际揉按肾俞、肝俞,来回30~50次,然后在背部轻揉。

饮食疗法
1.羊肝1具、熟地200克、枸杞30克,捣烂为丸。每次9~15克,日服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2.胡桃仁、首乌各15克、天麻6克,与龟头或鸡头或猪脑炖至肉烂,吃肉喝汤。
3.猪脑1具、天麻10克、枸杞子30克,隔水炖熟服食。
4.鹌鹑1只(去毛及胆肠)、枸杞子30克、杜仲10克,煮熟后去杜仲,吃肉喝汤。
5.清炖鳖鱼,常食之。
6.枸杞子10克,嚼碎吞服,每晚l次,可长期服用。
7.菊花(胎菊)5~10克,枸杞子10克,开水泡服。
2020-05-28
你好朋友口服七叶神安片,脑灵素,等试试.白天一定不要睡觉,把睡眠留在晚上睡.白天加强锻炼,在身体比较疲乏的情况下一般会比较好睡一点.首先改善睡眠2020-06-02
中医讲究肝肾同源。
所以讲肾虚的人,尤其是肾阴虚的人,中医一般会讲肝肾阴虚。
肾阴虚和失眠是和中医的肝肾阴虚是有直接的关系。
建议日常一般服用六味地黄丸就行。
如果照顾到肝,杞菊地黄丸更好一些。2020-05-28
应该是去正规的大医院,挂专家专科去治疗,2020-05-28
喝点有助唾眠的药2020-05-2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29: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0多岁晚上睡不着,考虑为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热上扰所致的可能性大。对于这种类型的失眠,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谷维素片、复合维生素B这三种药物。当然,如果失眠严重,也可以临时使用安眠药,比如艾司 片,但是安眠药不能长时间频繁的使用,否则有上瘾的可能性,也可以口服中药调理。在药物治疗...

  • 除了燥热睡不着以外,会有潮热、五心烦热,就是手脚心热、心烦、腰膝酸软、月经失调、耳鸣、耳聋,对于这一类人群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如果觉得虚火特别的明显,可以用知柏地黄丸,如果眼睛干涩非常明显,可以用杞菊地黄丸。另外,除了药物之外主要是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证有一个舒畅的情绪,舒缓的环境,通...

  • 4、肝阴虚 肝阴亏虚,阴不制阳,就会 夜间躁烦 , 难以入睡 ,甚至 彻夜不得眠 。肝阴亏虚,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其失眠多伴 潮热盗汗 , 心悸不安 。肝阴不足,肝之阳气亢逆升浮,上扰清窍,可见 面红目赤 , 眩晕耳鸣 , 急躁易怒 。其 脉弦细而数 。凡一切虚损证候,皆可遵循“ 虚则...

  • 若有必要,你可能会被推荐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药方剂,以平衡体内阴阳。4. 除了中药调理,合理膳食也是重要的。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食材具有滋阴补阳的效果,适合适量食用。5. 日常饮食中,增加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金银花、绿豆、决明子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燥热症状。

  • 中医将失眠归因于五脏,不同症状的失眠是因为五脏受了损伤。找到失眠原因,中医就可以帮你找到有效治疗失眠的方法。1.太烦躁而时睡时醒是因肝 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自觉压力大时,可多吃点...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