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三焦是什么实物,为什么书上乱说?

以下转载与百度百科:
“三焦”是藏象,首见与《黄帝内经》,是“五脏六腑”中最大的“腑”,与“心包经”联系。包含“上焦、中焦、下焦”。

熟悉中医经络的朋友都知道手少阳三焦经。而心、肝、脾、肺、肾五脏,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当中,也提到了三焦。那么如何划分三焦?

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膈以上为上焦,即心肺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脐以下,也就是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因 此,三焦是无形之说,形象地说,“三焦”其实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经络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双向两车道相比,三焦就是在人体的躯干上走的是双 向八车道。

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2019-12-11
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通行元气和水液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的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2019-12-11
何谓三焦啊三焦就有上焦中焦和下焦,人的五脏六腑是互相联系的靠什么联系呢就是靠三焦经,人体内的经络五脏六腑互相关联如环无端,把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吃的东西经过肠胃消化吸收,然后经过否肺把营养给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五脏左升右降,这些都不是虚的呀怎么能说乱说呢,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五体投地深深叹服,中医不能够盲目的去崇拜但更不能无知的去怀疑呀!2019-12-11
清朝前期中医学完成:温热病理论。温热病理论之中包含三焦辨证:
温热病辨证理论为:卫,气,营,血,由表及里,由上而下,产生病状证候,实行辨证施治。其中包含三焦论证。三焦辨证是借三焦之名称,用来概括温热病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三种症候类型。
上焦证候,包含肺和心包病的症状。如:发热发寒,咳嗽,气喘,脉浮等肺病症状。若逆传心包,则出现神昏谵语,舌强,肢冷,等心包病症状。这是温热病的早期,相当于卫分证候及逆传营血的证候。
中焦证候:包括胃,肠,脾病的症状。如发热不恶寒,面红目赤,便秘尿少,舌苔黄等是热在胃肠的症状。发热不高,胸脘痞闷,恶心,便溏,身重倦怠,舌苔腻,脉缓等是脾蕴湿熟的症状。这是温热病的极期,相当于气分证候。
下焦证候:包含肝,肾病的症状。如邪热耗伤肾阴可见手足心热,咽干,心烦不卧等症状。肾阴亏导致肝阴亏,肝风内动可见手足抽动,四肢冰冷,心跳等症状。这是温热病的未期,相当于血分征候。
三焦论证认为,温热病首先侵犯上焦,并由上焦向中焦,下焦传变。2019-12-11
三焦只是六府之一。焦在中医中一直没有定论。各家意见不一样。不是书上乱说。2019-12-11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中医学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2019-12-11
胸口以上是上焦,胸口至肚脐是中焦,肚脐以下是下焦。2019-12-11
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分别是指咽喉部到肺部,中焦是指腹部,下焦是指膀胱到膝盖。2019-12-11
三焦指人体上中下三部分,一般胸隔以上为上焦,以下为中焦,肚鸡眼以上为中焦,以下为下焦。2019-12-11
你好,中医中的三焦指的是上中下三焦,不能以现代医学的理论去对应三焦。2019-12-11
三焦及上焦,中焦下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2019-12-11
三焦是人体的三个脉象,上焦,中焦和下焦2019-12-11
上焦,中焦和下焦,每个派系代表的都不同,没有几个固定的说法2019-12-11
其实不止是书上乱说,你看我还不是在乱说(嘻嘻)2019-12-11
要是这的话你可以到医院找老中医问一下2019-12-11
书上所说的知识是具体一定的实用性的2019-12-11
这个我不知道哎,但还是回复一下帮你暖暖场2019-12-1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4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焦在中医藏象学说中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它由上焦、中焦和下焦组成。上焦位于膈肌以上,包括心和肺;中焦位于膈肌以下至肚脐以上,包括脾和胃;下焦则指肚脐以下的区域,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以及女性生殖器官。此外,三焦与心包络相辅相成。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通行元气和水液运行。具体而言,它负...

  • 3. 三焦的功能:中医认为三焦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在体内运行;水谷是人体所需的食物,三焦参与其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水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焦负责其代谢和循环。4. 三焦的部位划分:中医根据三焦的生理功能,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

  • “三焦”这一概念源自中医理论,它主要指的是人体内消化系统腐熟食物后的水谷精微向上升腾的过程。在《说文解字》中,“焦”被解释为火烧之伤,与“鸟”字的同音暗示了这一过程的动态性,如同鸟儿向上飞翔,又如锅底的锅灰凝聚成形,代表了食物消化后精气神的转化过程。这里的“鸟”仿佛在比喻人体内精...

  • 2. 中焦包括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它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同时也参与气血的生成。3. 下焦则涉及肾脏、生殖器官和排泄系统。它主要负责水液的排泄、生殖功能的调节以及糟粕的排出。三焦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一个通道系统,它不仅负责物质的传输,还包括气血和元气的流动。三焦的健康状态对于...

  • 三焦,在中医中,形象地描绘为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将心、肺视为上焦,它们负责输送和分配气血,将新鲜的养分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将脾、胃、肝、胆、小肠视为中焦,这些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生成能量和养分供给身体;将肾、大肠、膀胱视为下焦,它们承担着排泄废料、调节体液平衡的重任。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