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上说:进针得气 是什么意思?

行针与得气:
【行针】
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
【得气】
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
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资料来源《针灸学》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9-07-11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23: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得气是指在针灸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都能感受到的一种特殊针感。具体来说:患者的感觉:患者会感到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还会出现热、凉、痒、痛等感觉。这些感觉有时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医生的感觉:医生在操作时,能感觉到针下有沉、紧、涩、滞等反应。得气是针灸疗...

  • 针灸得气是指针灸过程中产生的感应和治疗效果的表现。具体解释如下:一、针灸得气的概念 在针灸过程中,当针刺入穴位后,医生通过刺激穴位,引导气血流通,从而产生感应。这种感应的表现即为“得气”。得气的具体表现包括患者感到局部酸胀、麻痛或舒适感,有时医生也能感受到针体的轻微震动。这种感应是判断...

  • 针灸“得气”是针灸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描述的是在针灸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以下是对“针灸得气”的改写和润色:1. **得气的定义**:在针灸治疗中,当针刺入特定的穴位后,通过适当的技巧和手法,医生能够引导气血在体内流动,从而在患者体内产生特定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得气”。2. **...

  • 所谓得气,是中医针灸的专业名词,现代人称之为针感。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医生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患者的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这就是得气。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医生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而进行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都十分重视...

  • 得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病人在被施针处的酸麻胀痛的感觉,甚至这种酸胀感会循经络循行路线直达病所地传感,还有一个是就是施针者也就是医生所感觉到的手中针下的非刺入皮肉那么简单的感觉,略有阻力,不容易穿透的那种感觉,不太好描述,但是只要有一次试验机会感受到了,你就能理解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