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武术之穴位

致命三十六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 :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2013-07-18
任脉图督脉图另还有十二正经之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行绕络大肠,环循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脏。再由肺系横行浅出于中府、云门穴,沿臂内侧下行于手厥阴心包经前面,经天府、侠白穴直达肘内侧横纹处的尺泽穴,沿着前臂内面桡侧,经空最、列缺穴到达寸口之经渠、太渊穴,上入手鱼部,沿其外沿,经鱼际穴上入大指,经少商穴达于大指尖端。其主要病候有咳嗽、哮喘、胸胀满、口渴、肩背痛、心烦、喉肿等。
十二正经之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上行,经二间、三间至合谷穴,达腕部的阳溪穴。沿前臂背面桡侧,向上行于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肩部肩髃穴,向后与督脉大椎穴处相会,然后向前进入缺盆,络于肺,向下贯穿膈肌,入属大肠,其支脉,从锁骨上行颈旁,过面颊,入下齿中,再上挟鼻孔旁迎香穴。其主要病候有:泄泻、肠鸣、痢疾、齿痛、目黄口干、咽喉炎、鼻塞。
十二正经之足太阴脾经
起始于足大趾尖端,沿足内侧,经隐白、太都、太白、公孙、内丘穴,过内踝前线,到小腿内侧,沿胫骨后面,经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穴,上行于膝与大腿内侧的前缘,经血海、箕门、冲门穴进入腹部,入属于脾脏、络胃腑,向上穿过横膈,连系舌根。其主要病候有:胃痛、腹胀、肠炎、呕吐、水肿、身重无力、舌痛、小便不通等症
十二正经之足阳明胃经
起于迎香,上至鼻根,入齿环唇,上行耳前,沿发际抵头维。其支脉,由大迎穴而下人迎,沿喉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隔,属于胃,联络脾脏。其直行的脉,从缺盆下行于乳内侧,挟脐旁,到气冲穴。其又一支脉,起于胃下口,至气冲穴继续下行,经大腿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足背,进入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其经主要病候有:胃病、牙痛、头痛、腹胀、肠鸣、失眠、水肿、发狂等
十二正经之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从心系分为三支:主干外行,从心系上行于肺,出于腋下,沿上肢掌面尺侧到掌后豆骨进入掌中,至小指末端桡侧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一支下行穿膈,联络小肠。一支夹食道上行,验咽部,连接“目系”。其经主要病候有:心痛、心悸、胸痛、胁痛、咽干口渴、失眠等。十二正经之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指端少泽,沿掌外侧经前谷、后溪、腕骨、养老穴而出于尺骨茎突,沿着尺骨下缘,经支正穴而至肘部少海穴,沿上臂外侧后缘而至肩关节后的肩贞、臑俞穴,曲折上行于肩胛部,经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而交会于大椎穴处,向前进入锁骨上窝,下行联络心脏,沿食道通过横膈,到达胃部,人属小肠,其一分支,由颈外侧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听官。其主要病候有:咽喉痛、耳聋、日黄、颊肿、肩臂痛,小腹胀痛。
十二正经之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之下,经涌泉、然骨,沿内踝进入足跟。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上行小腿内侧。出阴谷穴,沿大腿内侧后缘,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眺。 其直行之脉,从肾脏上行,通过肝脏与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上行挟于舌根。共经主要病候有:口热舌干、胸痛、哮喘、心悸、腹泻、视物不清、精神萎靡等。
十二正经之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日内眦的晴明穴,上行额部, 经攒竹、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穴,交会于头顶的百会穴处。其旁支,从百会穴横行于耳上角部。直行主干,从百会深入,与脑相联络,出来后经络部、玉枕、天柱通过顶部,再沿脊枝两侧而下至腰部肾俞穴,沿脊柱两侧的肌肉深入腹内,联络肾脏,入属于膀胱。其支脉由肾俞挟脊柱两侧下行,至白环俞处,折向内上方的上髎穴处.再向下至尾骨尖旁的会阳穴,穿过臀部沿大腿下行至委中穴。另一支脉,从后项下行,过肩胛,经髋关节,沿大腿下行,直至小趾外侧末端至阴穴。其主要病候有:头痛、腹背痛、小便不通、痔疮、遗尿等。
十二正经之手厥阴心包经
起始于胸中,会属心包络,向下穿过横膈,内胸至腹联络三焦。其支脉由胸出于腋下天池穴,上行至腋下,再沿手臂内侧,经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达中指尖中冲穴。共经主要病候有:心痛、心烦、胸痛、胸闷、癫狂、腋下肿胀、目黄面赤等。
十二正经之手少阳三焦经
始于无名指关冲穴,沿手臂上行,至大椎穴与督脉相会,向前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胸中,分散联络心包络,穿过横隔,属于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分出,内上经颈至耳后,从耳上方弯曲向下达面颊,至眶下部。另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其分支脉相交于面颊,到达目外眦。其主要病候有:耳病、眼痛、咽喉病、颊肿、腹胀、水肿、肩臂外侧痛等症。
十二正经之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大敦穴,沿足背及腿部内侧上行,进入 部,环绕生殖器而进入小腹,向上入属于肝,与胆相联络。穿过横膈,散布于胁肋部,沿气管后面向上进入咽峡部,联系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其一支脉从肝分出,上行穿膈肌,入肺中,接手太阳肺经。另一支脉从目系下行颊内,环绕唇内。其主要病候有:头顶痛、咽干、胸满、疝气、呕逆、腰痛等。
十二正经之足少阳胆经
起于瞳子髎穴,上行额角,转后下行至耳后,沿颈后行,至肩上,在大椎处与督脉相会,向前入缺盆。共支脉,从耳后入耳中,浅出耳前,到目外眦后方。另一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向上到眼眶下,再向下行至颈部,并下行胸腔,穿膈肌,联络肝,属于胆,沿胁肋内,浅出腹股沟中部气街,绕阴部毛际,横行入股骨大转子部。另一支脉,出锁骨上窝走向腋下,沿胸侧下行,过日月、居髎、环跳等穴,再沿大腿和膝外侧下行,通过外踝前方丘墟穴,沿足背至窍阴穴。其主要病候有:偏头痛、腋下肿痛、口苦、目眩、颌痛,大腿与膝外侧痛等。另附:小周天运行图2013-07-18
虽然没有飞檐走壁但点穴是确实存在的不过大部分被用在医学针灸上了武学方面是禁忌 或许有那么几个武学世家会但只亲传 不外传建议你练一练其他的功夫吧2013-07-18
mcxzy 阅读 55 次 更新于 2024-11-15 20:2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点穴按摩八大绝技全图解》是作者杨树文40多年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结晶,详细介绍了临床运用最多的128个常用穴位、10种常用手法、中医点穴按摩基本功和美容功练习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医点穴按摩美容术、减肥术、增胖术、增高术、丰胸术、催眠术、保健术及50种常见病...

  • 你说的是人体的穴位?这个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至于发现,应该是古代医学者在研究人体经脉和脉搏时发现的,毕竟千百年的历史,医学得发展也是日积月累出来的

  • 于是这些位点就成了穴位。3、经络感传的分支点当人们探索经络现象时,会发现经络感传会有分支。刺激这个分支点就会产生三个方向以上的经络感传,这些分支点有些就成为穴位。扩展资料: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