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太溪在哪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溪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太渊:

太溪:

扩展资料:按摩太渊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
2、按摩太渊穴的功效:通调血脉、止咳化痰。
艾灸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艾条灸3-5分钟,太渊穴艾炷灸1-3壮。
针刺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太渊穴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溪
2018-11-03
太渊太溪在哪
太渊
此腧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太溪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

2018-04-04
mcxzy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14: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太溪主治肾虚证,阴虚五...

  •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它是在掌侧面,在桡动脉的搏动处、掌横纹的桡侧端,也就是在掌横纹靠拇指这一侧,桡动脉有一个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太渊穴。太渊穴是肺经的穴,它是肺经的原穴、是腧穴、是八脉交汇穴,它可以治疗肺系的疾病。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它的位置在脚的内踝上,在内踝...

  • 太溪穴的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中间凹陷处,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月经不调、阳痿、遗精、内踝肿痛、腰脊疼痛等,一般直刺0.5~1寸。常与尺泽穴、列缺穴、太渊穴等穴位配伍治疗感冒,与照海穴、太冲穴、腰阳关穴、曲泉穴等穴位配伍治疗月经不调,与复溜穴、昆仑穴...

  • 太溪穴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中间凹陷处。以下是关于太溪穴的详细解答:位置:太溪穴的具 置在内踝高点(即脚踝内侧突出的骨头最高点)与跟腱(即脚后跟上方的粗筋)之间的凹陷处。功效:太溪穴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包括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月经不调、阳痿、遗精、内踝肿痛、...

  • 2. 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上方。艾灸太溪穴有助于补血养阴,特别适合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女性。对于痛经女性,将艾灸贴敷于腹部可缓解疼痛,市面上如艾格格等品牌的艾灸贴也有良好效果。3. 合阳穴位于小腿中部,膝盖后下方。艾灸合阳穴有助于缓解颈部、腿部、腰部的酸软疼痛。4. 大陵穴位于手腕横纹中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