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1 拼音 jīng luò yǔ zhōu wéi shén jīng xì tǒng xiāng guān shuō
2 英文参考 Theory of correlation beeen channels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3 注解
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持说者指出:上部脊神经组成颈丛和臂丛,分布于上肢,在颈部和胸部与交感神经相接;下肢脊神经组成腰丛和骶丛,分布于下肢,在腰骶部与交感神经相接。经络穴位的作用即与此分布有关:手三阴经分布上肢的掌面,接近心肺,故主治胸部疾患;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背面,接近颈部脊神经及颈上交感神经节,又经颈内动脉(颈动脉丛)及脑神经与头部各器官相连,故主治头部疾患;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在腰骶部与交感神经相连,故主治腹部疾患;足三阳经分布下肢后外侧,在腰骶背部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相连,上达背及头部,与头部神经相连,故主治头部及五官疾病。周围神经就是经络在外的物质基础,针刺作用原理即神经反射活动。针刺穴位时,有的刺到肌肉和肌腱的感受器或血管感受器,这是反射活动的感受器部分,传入神经有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部分有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也有皮层下各级中枢的躯体内脏反射活动。穴位与内脏的反射性联系是在植物性神经参与下实现的。
古籍中的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本草简要方》:[卷之一水部]冰 体健毒甚。战争力强。热度愈高。高热有摧残心脏扰乱神经之虞。临时用冰。势非得已。其实冰既不能助血。亦复...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2.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风而以羌活、防风诸药发之,亦能助其血益上行,其弊与误用参者同也。盖此证虽有因兼受外感而得者,然必其...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九)治癫狂方]3.调气养神汤 之为主药∶柏子仁多含油质,故善养肝,兼能镇肝,又与龙骨、牡蛎之善于敛戢肝火肝气者同用,则肝火肝气自...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5.清脑黄连膏 约二三十次。勿论左右眼患证,应须两鼻孔皆闻。目系神经连于脑,脑部因热生炎,病及神经,必生眼疾。彼服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三)痫痉癫狂门]2.受风螈2022-11-24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18: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古人提出的经络系统,是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机体调节系统。可能包括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的总体功能。当代对于经络实质研究并不等同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经络实质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古人提出的有明确循行走向的经脉和穴位的实质。

  • 1、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2、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条神经纤维构成一神经纤维束,外包数层扁平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神经束膜(即神经外膜)。数个神经纤维束集中形成神经。二、所属词性不同 1、经络:中医医学名词。2、神经:生物学、医学名词...

  • 能量论提出,经络可能是一种物理能量与信息传输的渠道,为经络的神经调节提供了一种能量与信息相结合的解释。自身调节论认为,经络是基于西医的“三调节”之一的“自身调节”为主要机制的理论,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大统一的分形经络理论(邓氏理论)。细胞群(细胞社会学)论探讨了非管...

  • 经络并非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而经络则负责气血的流通,维持体内各部分的和谐与平衡。二者在功能上有本质的区别。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遍布全身,将体表与内脏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气血得以在体内畅通无阻地流动,...

  • 1. 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解放后,我国对经络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表明,经络现象确实存在,并且与神经中枢有关。经过多年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经络实际上是人类遥远祖先神经系统(特别是梯形神经系)进化的遗迹。2. 经络与中枢...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