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躁症让人便秘又腹泻!中医教你4穴位远离它

大肠激躁症,简称肠躁症,是最常见的肠胃症状之一,患者经常会出现「腹泻」、「便秘」,或是两种情况交替出现的情况。在台湾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人有肠躁症。导致肠躁症发生的原因,有专科医师认为「自律神经失调」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其他状况也都可能引起肠躁症,像是饮食问题、肠道发炎等。
而中医认为肠躁症与情志因素相关,也就是与自律神经与相关。长期的压力,会造成「肝郁」进而影响肠胃(脾)功能。想要改善、预防肠躁症除了规律运动、放松心情等,也可以 *** 4个穴道来改善喔!

*** 4个穴道改善肠躁症 1. 天枢穴 主治:便秘、腹泻、肠鸣等。 位于:肚脐左右两侧3指宽处。
2. 大肠俞穴 主治:便秘、腹泻、肠鸣、消化不良等。 位于:骨盆最上端,脊椎骨左右两侧约2指宽处。

3. 足三里穴 主治:消化不良、便秘、肠胃炎等,也可养血养气、补肝血。 位于:胫骨外侧1指宽,膝眼下4横指宽。
4. 上巨虚穴 主治:腹痛、肠鸣、腹泻、便秘等,有调和肠胃、行气化淤的功效。 位于:足三里穴,往下4横指处。

2022-09-30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8:19: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改善肠躁症5要诀】1.腹泻型患者:腹泻和腹痛严重的患者,平时可以多食用健脾食品如山药、扁豆、红枣等,且应避免食用西瓜、冷饮及乳制品。2.便秘型患者:便秘的患者应多吃谷类、水果以及蔬菜来帮助排便。3.三餐必须定时、定量,要细嚼慢咽,用餐时间不可少于20分钟。4.平时可做日记记录,记录哪些食物...

  • 便秘型的大肠激躁症,可多吃高纤维质的食物(如青菜、牛蒡和木耳)和优酪乳,帮助肠道的蠕动及肠内好菌的增加。 而腹痛或腹泻型的大肠激躁症,则要 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 (如豆类、甘蓝和包心菜)和乳制品,选择水溶性的食物(如麦麸、糙米和大麦),增加排便量,也能在肠内停留时间久一点。 饮食的...

  •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研究发贤,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帮助肠胃道健康。 腹泻、便秘 都是肠躁症症状 所谓的肠易激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大肠急躁症、肠躁症、 *** 性肠症候群、急躁性肠症候群、肠躁症候群等,主要为大肠的蠕动或分泌异常引起的疾...

  • 肠躁症或是便秘 重视均衡饮食 至于有肠躁症或是便秘等问题,也要从改善饮食习惯着手。但是说起来,肠躁症的起因并非由饮食的内容所引起,无论是排便的顺畅与否,或是身体是否维持在健康的状态,关键就在于均衡的饮食习惯。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先检视并改善自己每天吃的东西,糖类、脂质、蛋白质等营养素...

  • 提升免疫力,更能缓解生活压力,提高运动量也有助于改善肠躁症的症状。 调整饮食: 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像是饮食均衡、规律的三餐、摄取足够蔬果及水份,可借此改善便秘或腹泻的情况。饮食上以低碳水化合物食为主,因为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容易产生胀气,使腹部不适的情况更加严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