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五里穴:属足厥阴肝经;主治:小便不通

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
【取穴位置】
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位置】
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功能主治】
小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等。
【穴位配伍】
配三阳络、天井、厉兑、三间,治嗜卧欲动摇。
2022-09-17
mcxzy 阅读 13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00: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五里的位置是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三寸处,其作用主要包括治疗少腹疼痛、小便不利、睾丸肿胀以及膝关节疼痛。位置:足五里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具 于气冲穴直下三寸。气冲穴位于耻骨联合旁开两寸处,即曲骨穴旁开两寸。从气冲穴出发,用自己的手四指并拢量一下位置,直下三寸即可找到足五里穴,...

  •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 作用: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溼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溼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同,阴挺,睾丸肿...

  • 作用: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同,阴挺,睾丸...

  •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本经穴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 曲泉、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一侧14穴,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3穴位于胸腹部,两侧合28穴。其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1、大敦穴 位置: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位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