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足厥阴之正与二合》

首先解题:题目中的“足少阳”,指的是足少阳胆经;“足厥阴”,指的是足厥阴肝经;此二经所对应的,恰好是人体互为表里的一对脏器。至于其中的“正”,就是指正经;其意思就是说这条经脉并非支络,而是十二经脉在其主要循行通路之外的那些别道而行的部分。虽然它们和其经脉的主要循行路线略有不同,但仍属于正经,只不过是别行的正经罢了。而其中的“二合”,则是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是在人体“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二组相“合”的经别。

关于足少阳胆经之经别和足厥阴肝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描述如下:“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此段 翻译过来意思是说:足少阳胆经别行的正经,在人体气街部从本经分出之后,然后绕过髀部,入于 的边缘之中,而与足厥阴肝经相会合。其别行的分支,进入季胁之间,然后再沿着胸壁的内侧,入内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胆腑;由此再散行至肝脏,并向上贯穿心部;此后再向上挟行于咽喉的两侧,出于腮部与颔部的中间,散于面部;并在此联系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最后与足少阳胆经的本经相合于外眼角处。而足厥阴肝经别行的正经,则从足背部别行分出,上行到达 的边缘,与足少阳胆经的经脉相会合;此后它就会与足少阳胆经之别行的正经一同向上走行。这就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二合。2022-07-02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25: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足太阳~足少阴(一合)- 足太阳经别:从腋深入胸腔后上行向头,合于足太阳经。- 足少阴经别:与足太阳经别合上行至肾,系于舌本。2. 足少阳~足厥阴(二合)- 足少阳经别:循胸里属胆,散行至肝,上行挟咽。- 足厥阴经别:与足少阳经别合上行。3. 足阳明~足太阴(三合)- 足阳...

  • 首先,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构成第一合:足太阳经别从膝部起,一支深入肛门,归属膀胱,另一支沿脊柱至心脏,最后汇入本经。足少阴经别则与足太阳经别合并,上行至肾,再分支至带脉,最后注入足太阳经。接着是足少阳与足厥阴的第二合:足少阳经别从大腿外侧出发,与足厥阴经别汇合,最终注入胆经。足厥阴...

  • 六合,一阴一阳表里两经称一合,六合,即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六合是中国的一种哲学概念,六合思想的核心为天下规律。知六合者知天下。六合思想是阴阳思想的灵活运用,天下之六合...

  •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③足太阴、足阳明经别图足阳明、足太阴经别:十二经别中的一对 (合)。足阳明经别;上至大腿部,进入腹内属于胃,散布到脾,向上通过心,上沿食管(咽)旁出于口腔,上鼻根,目下,联系目系(眼球后),合于足阳明经。足太...

  • 《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语译】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同足厥阴经的经别会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到肝脏,上贯心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