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肝肾两虚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2 针灸治疗 6.2.1 方一 6.2.2 方二 7 关于近视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穴位 2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方剂 3 治疗近视·肝肾两虚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近视·肝肾两虚证 1 拼音 jìn shì ·gān shèn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近视·肝肾两虚证(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两虚,以视近怯远,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脉细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1]。
4 症状 近视·肝肾两虚证患者视近怯远,目视昏暗,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2][3][1]。

5 证候分析 目为司视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肝肾两虚,精血不足,神光衰微,以致光华不能远及,目视昏暗,故视近而不能视远。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苔少、脉细等皆由肝肾精血亏虚所致。[2][3]
6 近视·肝肾两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近视·肝肾两虚证治宜滋补肝肾,益精养血[2]。
6.1.2 方药 近视·肝肾两虚证可用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加减驻景丸[备注]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车前子、当归(去尾)、熟地黄(洗)、五味子、枸杞子、楮实子(无翳不用)、川椒、菟丝子(酒煮焙)共为细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30丸。加减治疗:证偏肝肾阴虚者,宜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益精明目。证属精血亏甚者,则宜用驻景丸补益肝肾,填精补血。若兼气不足者,可加党参。脾不健运者,酌加麦芽、陈皮。[2]
6.2 针灸治疗 6.2.1 方一 治法:滋补肝肾,补虚明目[3]。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背俞穴和眼区穴位为主。取睛明、攒竹、肝俞、肾俞、太溪、光明穴。[3]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风池。耳鸣、耳聋者,加听宫、听会。[3]
刺灸法:针用补法。除睛明、攒竹外,余穴针灸并用。[3]
方义:睛明、攒竹疏调局部经气。肝俞、肾俞调补肝肾经气。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滋补肾精。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调补肝胆而明目。[3]
6.2.2 方二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明目[4]。
选穴:睛明、攒竹、承泣、光明、风池、肝俞、肾俞[4]。
随证配穴:脾胃虚弱配四白、足三里、三阴交[4]。
方义: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4]。
刺灸法: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4]。
7 关于近视 近视(myopia[5])为病名[6][7]。见《审视瑶函》。又称能近怯远症(见《审视瑶函》)、能近视不能远视(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近视(《目经大成》)、目不能远视(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视近怯远症[8],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与今名同。是指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8][5]。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有近觑之称,俗名觑觑眼[2]。近视可因为先天遗传,也可因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所致[7]。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近视相当于西医学之近视眼[2]。其与远视、散光同属于屈光不正一类眼病[3]。
2022-11-1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7: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定义 远视·肝肾两虚证(hyper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不足,以视远尚清,视近模糊,或用眼后感眼球酸痛,或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为常见症的远视证候[1]。4 症状 远视·肝肾两虚证患者视远尚清,视近模糊,或用眼后感眼球酸痛,或...

  • 定义青盲·肝肾两虚证(blueblindnesswithliverkidney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肝肾两虚,眼外观正常,以视力渐降,蒙昧不清,瞳神内见视 *** 色苍白,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变细,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为常见症的青盲证候。症状青盲·肝肾两虚证患者眼外观正常,视力渐降,...

  • 答:视瞻有色·肝肾两虚证患者常见以下症状:患者视物模糊,眼前可见暗灰色阴影,视物变小或变形,眼底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少许黄白色渗出,中心凹光反射减弱;兼见头晕耳鸣,梦多滑遗,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1][2]。这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睛失于濡养的表现[1]。视瞻有色·肝肾...

  • 肝阴虚与肾阴虚并举则为肝肾阴虚,常因肾阴虚而影响肝阴不足,火由肝阴耗伤及肾阴也形成肝肾阴虚,肝肾虚常表现为目花、目干、易疲劳、肢麻、胁隐痛等证;肾阴虚则腰膝酸痛、遗精、耳鸣、不孕等证。 山药有健脾益肺、强精固肾的功效。煎汤服用或调制山药粥,能补肾益精、固涩止遗,经常食用可...

  • 肝肾阴虚证是由于久病失调、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原因导致肝肾两脏阴液不足所引起的一种症候。临床表现为多种症状,如视物昏花或雀盲、筋脉拘急、麻木或抽搐、爪甲枯脆、胁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痠软、齿摇发脱、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等。男子可能出现遗精,...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