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活知识:脾虚的人有什么症状与如何来调理

  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土的地位非常重要,而脾在人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又被称之为“后天之本”,脾病可波及其他各脏,脾气虚则五脏之气皆虚。所以我们所患的很多病症都有可能是由脾虚所引起的。脾虚则运化功能不能正常运行,会引起气血亏虚、脾虚生湿、气滞等后果,所以脾虚会有各种不同的症状。
   一、 脾虚的症状
  1、消化道:便秘或大便溏稀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2、肌肉:肥胖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出汗多,气短。另外脾虚会觉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来,下肢容易水肿。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3、妇科:白带过多或过少
  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4、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虚
  脾虚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另外会感到头蒙,睡眠质量差。很多人睡觉会流口水,这和脾虚也有关系。中医认为,涎(口水)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5、自查:看看自己的舌头
  除了以上我们所说的症状外,你还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边齿印比较明显,就是脾虚的表现。
   二、 脾虚的调理
  饮食规律: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尤其注意早饭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养脾早餐,可以以小米为主,加入大枣、山药等健脾食物。如果气血亏虚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湿气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平时吃饭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样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冰凉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尽量少吃,如苦瓜。
  按摩:按摩腹部有助调理脾胃,加强运化。如有大便干燥的人,可以顺时针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时针方向按揉肚子。
  作息规律:平时也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长时间脾虚的人易得结石、囊肿,所以平常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好的生活方式,小病小治,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治疗,防患于未然。
2022-07-0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09: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消化问题 脾虚容易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泄泻或便秘等症状。因为脾脏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一旦脾虚,运化功能减弱,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 气血不足 脾虚还会导致气血不足,因为脾脏有统血的功能,能够统摄血液,使其循经而行,不溢出脉外。脾虚则血液无法有效统摄,可能出...

  • 1、脾气虚: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腹胀明显,进食后加重,伴有反酸、嗳气。有的患者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身体疲乏无力,头晕眼花,消瘦或者肥胖。要注意加强营养摄入,适当增减体育锻炼;2、脾阳虚:患者也会出现饮食不佳、腹胀、腹痛、腹泻的表现。还会有面色苍白、舌苔白滑...

  •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认为脾脏虚弱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症。脾虚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等。脾虚证的发生与个人体质、饮食习惯、情绪波动、劳逸失当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虚证主要分为四型: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及脾不统血。脾气虚表现为进食稍有不慎便易呕吐,伴有胃纳...

  • 脾虚的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溏、四肢乏力等。脾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脾脏功能低下或失调的状态。其具体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症状:脾虚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即不想吃饭或食量减少。同时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食物难以消化,在胃内停留过久,导致腹胀感。2...

  • 一、舌苔厚重 通常,健康的舌苔应是轻薄且干净的。然而,脾气虚的人会出现舌苔厚重的现象。舌苔的变化可能意味着体内有寒气或湿热,导致舌苔加重或发黄发腻。二、晨起不适 脾气虚患者常感晨起不适,如胸闷、出汗或头昏脑胀。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身体出现脾气虚。当脾气虚达到一定程度时,晨起时的不适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