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口诀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阳经病属表、多热证、实证;阴经病属里、多寒证、虚证。叁阳经病治疗,以祛除邪气为主;叁阴经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先。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脏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过程。六经病的传变,往往与正气、邪气、治疗、体质等因素有关。

张仲景《六经辨证》作用和地位:
六经在《伤寒论》中,对于辨证来说,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六经辨证,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出了三阴三阳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因体质的差异、宿疾隐患、治疗经过等,出现各种不同的兼证、夹证、变证和相互转化等。
这就使伤寒的治法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加之理法严格,方药简练,所以凡真正掌握了六经辨证施治之后,就不仅能治各种外感病,也有助于治疗一切杂病。正因如此,所以历代医家,无不奉为规范,并推崇为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2023-01-07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04: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是:临证先分阴和阳,再把六经仔细详。阴证必用阳性药,阳证阴性药物商。清升浊降分清楚,少阴少阳转枢忙。酸苦厥阴少阳经,咸苦少阴太阳经,辛甘淡太阴阳明经。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阳经病属表、多热证、实证;阴经病属里、多寒证、虚证。叁阳经病治疗,以祛除邪气为主;叁阴经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先。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脏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

  • 口诀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写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其间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六经辨证是治疗各种急性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其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类型,而六经...

  •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

  • 清升浊降分清楚,少阴少阳转枢忙。五味归六经 酸苦厥阴少阳经,咸苦少阴太阳经,辛甘淡太阴阳明经。辨证用药金口诀 太极中医辨阴阳,用药参合阴阳伤。大便稀溏太阴伤,干姜温中健脾阳。口渴引饮溲清长,此是坎中一阳伤,津不上承口和咽,回阳化气四逆汤。四逆汤中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生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