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1、素体阴虚
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2010-11-30
国内顶级中医学家编撰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对于 糖尿病 中医病名:消渴的辩证分型如下:1,肺胃燥热 2,肠燥津伤 3,肝肾阴虚 4,阴阳两虚 5,脾胃气虚 6,湿热中阻 消渴的并发症:1,淤血证,2,痈疽 3,白内障(雀目)耳聋,4,劳咳 5,泄泻 6,水肿 7,肢体麻木 8,虚脱2010-11-29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虽然对消渴证的认识中医学内部也有学术分歧,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2010-11-29
中医治疗糖尿病时,讲究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1-03-31
中医治疗 见效慢 但不伤身体
西药 效果明显 伤害大(脏器)2010-11-29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9:01: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医家意见不一。早期多以上、中、下三消分治,后来分型增多,有以肺、胃、肾分治,有以气、血、津液辨证,也有以瘀血、肝气来辨治。依据古今多数医家的经验,归纳为六型:燥热炽盛型多见于疾病初起,来势较急。症状包括多食,消谷善饥,胃脘嘈杂,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形体消瘦,...

  • 糖尿病在中医的辨证方面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是指肺热津伤,临床表现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为主,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多选用消渴方加味;中消是指胃热炽盛,临床表现以多食易饥,形体消瘦为主,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多选用玉女煎加黄连、栀子;下消是指肾阴亏虚,临床表现以尿频量多为...

  • 若肺阴虚,则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胃火旺,则多食易饥;肾阴亏,则尿频量多、尿如膏脂。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常因气阴两虚而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痨、眼疾、听力下降、疮疖等。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可划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对于肺热津伤...

  • 中消则表现为消谷善饥,即患者食欲旺盛,但伤及内脏的程度已有所增加,需进一步观察治疗。下消的症状更为严重,表现为口渴、小便如膏。这表明病情已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中医辨证治疗上消、下消患者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症下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上消患者...

  • 中医认为,五官是内脏的外在表现,其中“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视觉功能的正常有赖于肝血的充足。若肝血不足,则双目容易干涩,出现眼纹。肝火上炎则会导致目赤肿痛,发生针眼等。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养肝护肾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辨证论治 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的患者常...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