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红痣竟是经络堵塞的“信号灯”

1.有痣代表经络不畅

如果仔细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处,大都有一个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时所夹带的泥沙,年深日久沉积而成的小平原。在我们人体内,经络就像一条条河流,如果经络不通,也会冲出一些这样的“平原”甚至“丘陵”,其中,平原是色素斑块,丘陵就是痣。

痣看起来是天生的,实际上也有很多学问。相术学说中“头有好骨,面无好痣”,是指人的头上无论哪个部位生有奇骨,皆主好,因为头部本来属火,而肾主骨属水,在火气旺盛的地方可以长出奇特的骨头来,可见这个人经络通畅,肾水向上滋养才能如此旺盛;而面部无论哪里长痣,皆主不好,因为痣说明我们人体的某个经络不通。

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指出:但凡人身体上的痣,始终不是好事情,影响面容的,可以去掉。有人问,出生时就有的痣也是经络不通吗?是的,胎记、胎痣说明孕妇怀孕期间,胚胎曾经有过经络不通。生来没有痣的人是很少的。

在尼泊尔,至今有一个挑选“圣婴”的古老传统,其中一个很难达到的要求就是,全身皮肤必须洁白无瑕,没有任何斑点。

2.不同颜色的痣成因各异

关于痣的形成,《医宗金鉴》认为,是气血凝滞于经络,阳气束结而成的疙瘩。显然,痣的形成与经络不通有直接关系。痣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颜色还可以细分病因。比如黑色的痣,中医叫做“黑痣”、“黑子”,有关记载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详细地描述了“黑痣”的特征:形状如同霉点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粟米大,大的可以像黄豆,比皮肤略高一些。

黑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血虚弱,风邪入侵经脉,两者相互搏击而生成的。所以,人在气血旺盛的年龄,皮肤润泽,轻易不长黑痣,而老了以后,气血衰弱,黑斑、黑痣就接踵而至。二是肾中浊气不能从正常渠道排出去,最后停留在经脉,阻滞不动而形成的。

红色的痣,中医叫做“血痣”,《外科正宗》认为,大多为先天原因生成的,或由肝经怒火郁结于经脉而形成。一般容易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等处。刚开始的时候,痣的颜色鲜红或紫红,境界分明,慢慢可以长到黄豆大小,突出皮面,表面光滑,碰破的话会流鲜血,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血管痣。

还有一种青色的痣,中医称为“青记”,俗称太田痣,很多都是出生的时候就有。《水浒传》中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块青记而被称为“青面兽”。《医林改错》认为这种痣是人先天受孕的时候,经脉气血不和,导致气血循行不畅而成片受阻,皮肤得不到滋养而生成的。所以一般胎记的面积会比较大。2022-06-15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6:13: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痣,一种皮肤上的黑色素沉淀斑点,常位于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中医认为,痣是人体气血在经络中凝滞不通的标志。大多数黑痣红痣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忧。然而,遇到特定情况时,需要提高警惕。血痣,如同打完针后的血泡,通常出现在手臂、腿部等处,提示脂肪痰湿积滞,可能引发脂肪肝、肝硬化、...

  • 血痣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体内脂肪痰湿的积累,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或胆囊炎,常见于患有脂肪肝和慢性肝炎的人群。黑痣,作为气血凝滞的标志,代表相应部位气血运行不畅,说明健康状况可能不佳。黑痣的存在提示需要关注身体的气血平衡,以及经络的畅通。总的来说,痣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实际上是体内废物积聚的...

  • 黑痣,虽然与红痣形成鲜明对比,但同样揭示了人体气血的动态。它们的存在暗示着相关部位气血运行不畅,可能预示着气血衰弱。无论是红痣还是黑痣,本质上都是体内废物积滞的外在反映,不注重日常保养,它们的数量和大小变化,反映了体内毒素的积累。保养关键:饮食与排毒 要保持皮肤健康,我们需要注意日常饮食...

  • 痣是皮肤上的一种局限性色素异常,它们可能从出生时就存在,也可能在后天出现。痣分为红痣和黑痣,一旦形成,通常不会改变。红痣被视作人体气血精聚的表现,因此红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幸运的。血痣则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痣,它对健康的影响较大。血痣的形状可能像枸杞子大小,也可能像一个小血泡,通常出...

  • 黑痣是人体气血的凝滞,表示黑痣所主的部位气血衰弱,流通不畅。总之,无论什么颜色形态的痣,根源都是人体内不同废物积滞的外在表现,不注意保养就会越来越多,越长越大,说明体内的毒素也越来越多。平时多注意饮食,清肠排毒和进行经络拍打来保持身体各部位的经络畅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