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全书190万余字,共分52卷,16部62类,收载药物1892种,是我国古代医籍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该书不但在中医药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是文辞流畅,状物鲜明.其中,重言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2016-12-16
本草纲目的编写体例和特点是什么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的一部本草著作,共52卷,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编写体例:采用“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分为序例和各论两部分。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卷...
编写体例: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结构清晰,便于查阅。内容广泛:《本草纲目》涵盖了大量的药物信息,包括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为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科学价值:李时珍在书中对许多药物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具有很高的科...
编写背景:此书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历经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稿凡三易,终成52卷巨著。编写体例:采用“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故命名为《本草纲目》。内容特点: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和收录群书,对历代注解中的谬误进行辨疑订误,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在这里,部是“纲”,类是“目”,共分为16部(水、火、土、数码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和60类。各部的排列顺序是“从微至巨”、“从贱至贵”,这样不仅便于检索,也体现了生物进化...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特点:采用“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60类,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并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修订。地位:被誉为古代中国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特点:共...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本草纲目的特点是什么 55次阅读
- 艾灸关元的神奇功效 关元的准确位置图 29次阅读
- 艾灸关元有什么好处 14次阅读
- 红外隐形针灸片对备孕有影响吗? 12次阅读
- 夜里1点到3点是哪条经络在排毒 32次阅读
- 痛经的时候有什么穴位可以止痛 1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