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当中的虚症,实症是指?

虚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
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如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燥,呼吸气粗或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等
治疗上:虚补实泻,具体建议就医
预防上:注意阴阳平衡,防止太过而不及2010-03-04
虚症是正气虚,人体某方面弱,可以补的方法纠正过来。
实症是正气不虚,邪气侵犯人体,可以直接驱邪。
如果正气虚,邪气侵犯人体,为标实本虚,可以扶正驱邪。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调养身体,培补正气。2010-03-04
理论和临床有差别的2010-03-04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9:01: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实证是指由于邪气过盛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比如突然出现的发热、疼痛、肿胀等症状。而虚证则是指人体正气不足,不能有效抵抗外界病邪侵袭而引发的病症,如长期感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实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外实和内实。外实主要表现为身体外部的症状,如无汗、...

  • 实症和虚证是中医中最为基础的两大类病症。实症通常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出现明显的症状,如牙龈上火,这表明体内有热毒或炎症,属于实证。而虚证则更多地表现为身体机能的衰退,例如身体疲乏无力,这往往意味着身体的正气不足,机能减退。

  • 实证是由于邪气过盛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身体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而虚证则是由于正气不足,身体机能下降所致,如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外实症的特点比较明显,通常表现为无汗、头疼和身体疼痛。这些症状往往表明邪气从体表侵入,导致体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在中医理论中,这种情况往往与风寒、风...

  • 1. 中医中的虚症通常指正气不足,表现为多种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不振、身体疲乏、心悸气短、怕冷、自汗、大便稀溏、小便失禁等。2. 实证则是指邪气有余,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部胀痛且拒按、胸闷烦躁、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3. 虚实是相互对立的,一个长期体虚的病人,在感冒...

  • 1. 阴虚:表现为发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等症状。2. 阳虚: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舌淡苔白等症状。3. 血虚:表现为皮肤干燥、头发枯黄、面色无华、舌质淡白等症状。4. 气虚: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胖等症状。实证是指:1. 外感病邪:如发热、恶寒、...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