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感冒的中药配方

1、童康片(药物组成:黄芪、白术、山药(炒)、牡蛎、防风、陈皮):用于气虚证,容易感冒,容易出汗。如果舌质偏红,常有口渴、咽喉干燥,总是大便秘结、咽喉疼痛或者是扁桃体红肿的人,一般属于郁热证或是阴虚证,不宜使用此药。以下几个药物均是如此。

2、屏风生脉胶囊(药物组成:黄芪、白术、防风、人参、麦冬、五味子):用于气虚证,容易感冒,容易出汗。(方中的人参属于补元气药物,可能会促进儿童性早熟,个人观点,一般可服20天左右;如果连续服用,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间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以上,可以再服)。阴虚证、郁热证不宜。

3、玉屏风散颗粒(药物组成:黄芪、白术、防风):用于气虚证,容易感冒,容易出汗。阴虚证、郁热证不宜。

4、玉屏风滴丸:药物同玉屏风颗粒。阴虚证、郁热证不宜。

5、小儿扶脾颗粒( 白术、陈皮、 山楂、党参、莲子、茯苓、蜂蜜、蔗糖):用于气虚证,食欲较差。(方中党参属于补元气药物,有可能促进儿童性早熟,根据个人经验,一般可服20天左右;如果连续服用,一般不要超过1个月,间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以上,可以再服)。阴虚证、郁热证不宜。

6、灵芝片、灵芝分散片、灵芝孢子粉、灵芝粉、灵芝煎汤、灵芝研粉冲服:用于气虚证。

(灵芝属于“长生不老”药,故也称为“仙草”。具有抗肿瘤作用,保肝解毒作用,保护心血管系统,降血脂、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延缓老年人的衰老,促进儿童免疫功能系统的完善、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改善睡眠与食欲,振奋精神,增强记忆力。该药性味甘平,气血两虚更为合适,长期服用,一般不至于引起阴阳的偏盛偏衰,儿童久服无虞,一般宜连续服用不少于三个月。)

灵芝服用的标准剂量为煎服6-12克/天,研粉冲服1.5-3克/天;如果增量,煎服不必超过20克/天,研粉冲服不必超过6克/天。灵芝可以炖鸡、炖牛肉、炖羊肉、炖乳鸽,炖乌龟,炖这些汤时,可以加红枣,以及加其他某些中药,如天麻、黄精、明党参、枸杞、百合之类。成人还可用灵芝泡酒服而治胃病。
2019-05-13
你好,体虚感冒也是一种常见病,其与普通感冒有所不同,在体质偏弱的人身上多病,中医认为,体虚感冒多由机体气血阴阳不足 及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所遭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因此,治疗上既要祛外邪,又要护正气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可用如下药方
1、气虚所致感冒:取党参 20克、苏叶 15克、生姜 15克、红糖适量。先将党参、苏叶冲洗干净 ,生姜切细丝 ,三味共放入锅中 ,加水适量 ,煎煮半小时左右,去渣留汁 ,再加入红糖煮化即可。分 3次温服 ,或倒入保温杯中代茶饮。每天 1剂。此方有益气解表的功效 ,主治气虚感冒 ,症状为感冒同时伴有自汗、气短倦怠、语声低微、脉细无力等。
2、血虚引起的感冒:取当归 20克、熟地 15克、葛根 20克、粳米 60克、红糖适量。先将当归、熟地、葛根冲洗干净后共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 ,煎煮 半小时左右,去渣留汁 ,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药汁中,用小火熬粥。待粥将熟时,放入红糖煮化即可。早晚两次温服,每天一剂。此方有养血解表的功效,主治血虚感冒,症状有感冒同时伴有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耳鸣眼花、唇舌淡白、脉虚弱无力等。
不过建议最好还是去看一下中医,让中医依据你的具体症状进行开药来调理身体。2019-05-13
1.治疗气虚感冒:气虚感冒患者既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昏或头痛、肢体酸软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又有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脾肺气虚的表现。查体可见其舌苔薄白、脉浮无力。治疗该类感冒可选用如下药剂:①参苏丸(中成药):参苏丸的药物成分有党参、紫苏叶、生姜、葛根、前胡、桔梗、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等。该药具有疏散风寒、祛痰止咳以及补气(扶正祛邪)的功效,适合有咳嗽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服用。其用法是:每次服6—9克,每日服3次。也可服用本品的片剂或颗粒剂。②党参荆防汤(经验方):党参荆防汤的药物组成有:党参15克,荆芥、防风、陈皮、桔梗、枳壳、生姜各10克,大枣15克,甘草3克。该方具有较平和的疏散风寒作用,适合有恶风寒而头身疼痛以及咳嗽较轻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服用。其用法是: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③紫苏防风汤(经验方):紫苏防风汤的药物组成是:党参、防风、紫苏、生姜各10克,大枣30克。该方具有扶正祛邪、疏风散寒的功效,适合病情较轻或尚未痊愈的气虚感冒患者服用。其用法是: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2019-05-13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9:09: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症状】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人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木香)加减。

  • 1. 参苏丸:适用于有咳嗽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每次服6—9克,每日服3次。2. 党参荆防汤:适用于有恶风寒而头身疼痛以及咳嗽较轻症状的气虚感冒患者。将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3. 紫苏防风汤:适用于病情较轻或尚未痊愈的气虚感冒患者。将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

  • 二、阳虚感冒 阳虚感冒的患者平时自汗怕冷,容易感冒,尤其是天冷时。治疗时,应扶阳解表、散寒疏邪,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等方剂。这些药物能够温补阳气,散寒解表,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三、血虚感冒 血虚感冒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治疗时,应养血解表、疏风散寒,可选用葱白七味饮...

  • 阴虚感冒,包括气阴两虚,表现为发热、口干咽痛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可选择加减葳蕤汤或参麦薄荷汤,前者益气养阴、疏风解表,后者则益气养阴、疏风清热。痊愈后,体虚感冒患者应通过补益脾肺之气的药品或药膳进行调理,如玉屏风颗粒,其含黄芪、白术等,具有固表和解表功效。黄芪粥也是一种常见...

  • (1)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常方]葳蕤汤加减 [方义]方中以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处方]生葳蕤9克,生葱白6克,桔梗4.5克,东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