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明目类 丝竹空—攒竹

【单穴功用】
丝竹空,又名巨髎、目髎、月髎。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穴在眉梢外侧凹陷处,眉毛状如丝竹,穴又为手、足少阳脉气所发,故名丝竹空。本穴具有疏调三焦气机、清热泄火、平肝息风、明目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牙痛、癫痫。

攒竹,又名员在、小竹、始光、眉中、光明、夜光、员柱、元柱、明光、眉本、眉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眉如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凹陷处,为诸阳气攒聚之所,犹新竹之茂,故名攒竹。本穴具有宣泄太阳经气、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眉棱骨痛、面赤颊痛、视物不明、流泪、目赤肿痛、雀目、眼睑 动、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尸厥。

【伍用功能】
丝竹空疏调少阳经气、散风止痛、清热泄火、泻肝明目、平肝息风;
攒竹疏调太阳经气、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
二穴伍用,太阳、少阳二经并治,疏风散邪,清热泻火,泄热明目,消肿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目赤肿痛。
2.眉棱骨疼痛。
【操作法】
丝竹空:正坐或侧伏,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从外向内沿皮刺0.3 0.5寸。
攒竹:正坐仰靠或仰卧,于眉头边缘,入眉毛约0.1寸处取穴。从内向外沿皮刺0.3 0.5寸。
【经验】
丝竹空—攒竹伍用,出自《胜玉歌》:"目内红痛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吕老治目赤肿痛除守上法针刺外,常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也有良效,尤其在消肿止痛方面,其效更著。眉棱骨痛,攒竹向鱼腰处透刺更佳。
2022-06-14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36: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丝竹空,又名巨髎、目髎、月髎。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穴在眉梢外侧凹陷处,眉毛状如丝竹,穴又为手、足少阳脉气所发,故名丝竹空。本穴具有疏调三焦气机、清热泄火、平肝息风、明目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牙痛、癫痫。攒竹,又名员...

  •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有祛风解表、疏风清热、通络行血、平肝息风、镇静止痛之功;水泉为足少阴肾经腧穴,有疏调气机、利水消肿、滋阴清热、调和经血之效。风池以散邪为主;水泉以扶正为要。二穴伍用,一补一泻,补不滞邪,散不伤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疏风清热,滋水涵木,益肾明目之功益彰...

  • 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为本经腧穴。穴在天柱骨(人之头位高像天,颈椎骨支柱头部有擎天之象,故称颈椎骨为天柱骨)的两旁,又应天柱星名,故名天柱。本穴具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祛风明目、镇静止痛之功。用于治疗...

  • 飞扬:正坐垂足着地,于承山穴斜下1寸,直对昆仑穴处取穴。直刺0.5 1.2寸。【经验】支正—飞扬伍用,出自《百症赋》:"目眩兮支正、飞扬。"吕老体会,二穴伍用,不仅可治目眩诸症,也可用于伤寒表证,还可用于肢体的扭、挫伤诸症,除了循经取穴之外,亦可选同名经上下相对应的部位进行针刺,其...

  • 在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为手太阴肺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溜,为荥火穴。穴在拇指本节后,此处肌肉丰满隆起,形如鱼腹,穴又当赤白肉际相合之处,脉行其上,故名鱼际。本穴有宣肺止咳、清热泻火、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和胃降浊之功。用于治疗发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