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太阳小肠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本经脉一分支是从缺盆出来, 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另一分支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该经脉腧穴有少泽 、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听宫,共19穴,左右合38穴。

内容:
十二经脉之一。该经循行路线起自手小指尺侧端,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向上,沿上臂后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绕肩胛,在大椎穴处(后颈部椎骨隆起处)与督脉相会。
又向前进入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入属小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面颊到外眼角,又折回进入耳中。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眶下,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2008-04-1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08: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太阳小肠经在《内经》中有描述,认为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功能主要在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其流注时间从下午一点到三点。小肠问题案例 有个人吃完中餐后感觉疲惫、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可能与小肠功能较弱有关,不一定代表疾病,而是小肠较虚弱的表现。穴位应用 根据时辰发病的情况,可以选...

  • 1、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一般从小指开始,走行于上肢背侧后缘,在肩膀绕几个来回进入的进步,然后走行于面部,最终停止在内眼角,能够改善眼睛干、牙龈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病症。2、督脉:督脉其实于小腹内胞宫,向下过会阴部,向后行于尾骶部的长强穴,沿人体后背上行。按摩这个经络能够改善...

  • 小肠经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简称。手太阳小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与手少阴心经相为表里。五行属火。本经从小指尺侧末端少泽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于尺骨茎突部的养老,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小海,再沿上臂外侧后缘上行,出肩关节后部的肩贞,绕行于肩胛,...

  • 小拇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太阳小肠经是一条起于小指尺侧,沿着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至头顶的经络。以下是关于小拇指经络的详细解释:1. 手太阳小肠经经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手太阳小肠经是人体气血的重要通道之一,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经络在小拇指处设立穴位,刺激这些穴位可以...

  • 手太阳小肠经是一条重要的经脉,它起始于小指,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向上行进,途径肩胛骨,最终抵达肩部和颈部。当这条经脉的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引发一系列症状。首先,耳聋和目黄可能是由于经气不畅导致的。其次,脸颊肿胀和咽喉疼痛,以及颈项转动困难,都显示出经络阻滞的影响。此外,肩部可能出现不适,...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