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如何才能入门,自学真的太难了,何况又没有人带

学中医必须打好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必须要看我懂的不多但你去我百度空间看看我写的文章也许对你又帮助。 关于切脉我的小方法,对与否请自己验证,我把轻按就能感觉到设为1(浮).稍微用劲按才能感觉到设为2(中).用力按才能感觉到设为3.(沉);浮脉类【浮123;洪2;濡(软)1;散1;芤1;革1】沉脉类【沉23;伏3;牢3;弱123】迟脉类【迟2;缓123;涩2;结2】数脉类【数2;疾2;动;促2】虚脉类【虚1;细(小)2;微2;短2;代2】实脉类【实123;滑12;长12;弦12;紧12】2011-12-20
必须的找精通脉诊且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啊。百度搜一下,“脉诊+培训” 或 “中医+徒弟”,看看哪里有熟悉脉诊这方面的老中医招徒弟之类的。2011-12-29
学中医,首先得看名著,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脉经,濒湖脉学,针灸甲乙经等等 理论掌握好了,在把脉时就分析出各个脉象的不同,把脉必须实践,自己体会,那种感觉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
祝你学业顺利!2011-12-18
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不用把脉都能判断出一半了,记熟诊脉歌诀2011-12-20
中医有13科,不是所有中医都要(都会)把脉,但多数会。
古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工(医)。由此可知,学医,除了拜师,自学,只有先学好古文,才可以说(自)学医。
脉诊,除了实践,没有它法。2011-12-17
呵呵呵,买本《名老中医之路》看看,向他们学习吧。
那是真正的品德高尚的牛人
30年代的老中医
蒲辅周、秦伯未、岳美中、任应秋,都是如雷贯耳的牛人,看了可以增长见识,可以学习经验,更可以激励自己。2011-12-20
要多背啊。2011-12-17
说实话,学中医有老师真的很重要,你可以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里面讲了很多学习中医的方法以及注意
中医确实抽象,它是一种思维,你要慢慢地掌握它
其实中医的东西都是靠自己慢慢体会的,即使没有老师,我们自己体会到这不是会更深吗?如果没有老师,去读一读经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加油吧
2011-12-17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39: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自学中医最有效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中医的学习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掌握。对于初学者来说,中医基础理论是入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是必读必背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先从基础理...

  • 首先,阅读相关书籍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步骤。可以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入手,这些书籍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此外,入门级的中医学习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通常会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解释复杂的中医概念。其次,观看相关视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中医视频课程,...

  • 3. 实践操作经验:若有条件,可以到中药材加工厂或药房进行实习,亲自体验药材的加工过程和配伍方法,这样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中医知识。4. 中医自学技巧一:在学习中医时,要避免断章取义,应该全面了解中医的诊疗流程和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发展史入手,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5. 人体...

  •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知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阅读相关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开始,这些书籍能够帮助你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此外,入门级的中医学习教材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它们通常会以简明的方式介绍中医的基础知识。其次,观看相关视频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 自学中医入门需要学习中医基础,还要学习一些中药材相关方面的知识。必须懂得中药材的功效,禁忌等。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药厂学习。这样效果来的快。中医自学快速入门技巧 一、其实我们掌握一项技能或者学问的话,切记不可断章取义。应该掌握它的一个流程。学习中医也是如此。学习中医的话,我们应该从它...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