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推拿手法:捏脊法

捏脊法由捏法、捻法、提法、推法等多种手法动作复合而成。

  【操作】患者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术者站在其侧面,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其脊柱两侧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交替捏起皮肤并轻轻向上提捻,边提捻边向上慢慢推进。

  【要领及注意事项】

  1.从龟尾穴开始沿脊柱向上到大椎穴为止(龟尾穴在尾椎骨端)。

  2.要用指面着力,不要用指端挤捏提捻,用力要适当。

  【适用部位】脊柱两侧。

  【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干结、腹泻、感冒、积滞、疳症、佝偻病和成人的胃肠道疾病、神经衰弱、体弱多病、痛经、月经不调。用于胃肠道疾病,常配合摩腹部,按揉脾俞、胃俞穴;用于神经衰弱,常配合指按揉印堂、攒竹、太阳、神庭、百会穴以及五指拿头、抹前额、指尖击头等手法。捏脊法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调整各脏腑功能,健脾和胃。2023-02-0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41: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捏脊法由捏法、捻法、提法、推法等多种手法动作复合而成。【操作】患者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术者站在其侧面,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其脊柱两侧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交替捏起皮肤并轻轻向上提捻,边提捻边向上慢慢推进。【要领及注意事项】1.从龟尾穴开始沿脊柱向上到大椎穴为止(龟尾穴在...

  •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

  • 第一步捏脊应该从孩子尾椎骨处拇指和食指相抵由下往上捻动前行。一直推到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作一次捏脊。值得注意的是每捏三下需将皮肤向上提起一次,一共3~5遍。最后再用拇指由上而下沿脊椎两处按压3~5次。捏脊的时候切不可以在饱腹时进行,饭后不宜捏脊,需要休息两个小时之后再进行。最好...

  • 1、推拿:主要有捏脊法,用双手在孩子脊柱两侧捏按,先捏肌肤,再提拿、推动,协调进行。还可用手掌跟旋转按揉中脘穴位,或用拇指按压足底的涌泉穴,对改善积食状况有一定帮助。但建议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按摩治疗,或由医生指导按摩手法;2、针灸:可选取足三里、中脘、气海等循经脉穴位,有助于缓解食滞。...

  • 有时,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宝宝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两侧,脊柱旁开1.5寸(肩胛骨内缘至脊柱正中为3寸)。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气机调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要用宝宝手的宽度在他身上量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