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养肝补血。主方:四物汤。常用中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子、阿胶、龟板胶、知母等。若兼头痛者,可加川芎、菊花、蔓荆子;若兼气虚者,症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可加人参,黄芪,白术等;若兼失眠者,可加酸枣仁、何首乌、珍珠母等。
2016-05-17
2016-05-17
治则:养肝补血。主方:四物汤。常用中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子、阿胶、龟板胶、知母等。若兼头痛者,可加川芎、菊花、蔓荆子;若兼气虚者,症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可加人参,黄芪,白术等;若兼失眠者,可加酸枣仁、何首乌、珍珠母等。
【辨证施治】治则:养肝补血。主方:四物汤。常用中药: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子、阿胶、龟板胶、知母等。若兼头痛者,可加川芎、菊花、蔓荆子;若兼气虚者,症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者,可加人参,黄芪,白术等;若兼失眠者,可加酸枣仁、何首乌、珍珠母等。
治疗法则:补养肝血。中医治疗: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补肝汤:当归1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芍8克、酸枣仁10克、木瓜8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肝血虚证。(2)四物汤加味:当归10克、川芍8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首乌15克、阿胶10克、鸡血藤20克。本方适用于肝血虚...
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妨碍肝的功能,引发肝血虚。治疗肝血虚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患者可以采用中药、针灸、食疗等方法来促进肝气和血液的循环,以达到治疗作用。此外,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不吃不健康的食物等,也有益于促进肝血液的循环。
在临床上,各证之间相兼见或互交错,不可截然分开,主要仍应掌握其病理实质,辨证施治,从治疗上以补气活血。养血柔肝为基础,并根据其证型重点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或湿补脾肾,若见余邪未清等兼证,则应当佐以祛邪之品。肝肾阴亏,气虚血滞,主要见证:面色晦暗,身倦乏力,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及燥,腰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