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1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与冲脉,任脉同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颈部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顶。

2 督脉循行路线 第一支:下出会阴部,在尾骨端长强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沿脊柱上行,经向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先,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止于龈交穴。

3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是通行元气的载体和脏腑经脉的主控系统,是联络脏腑,协调表里,平衡阴阳的中心路线,督脉气盛,则能司其联络功能,元气得布,神气得用,脏腑见协调一致,则机体适应环境,对邪气有强大的抵抗力。
督脉管理一身阳气,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为阳脉之总纲,有总督,统领阳脉,调节阳经气血,主导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推按督脉能温肾壮阳,因此当人神志不清的时候,刺激督脉上的穴位可以起到“回阳”的功能。

4 督脉上的常见病症 督脉一旦统领失职,不仅使阳经气血逆乱,失于调和,肾,脊髓,脑等脏器也会受累,并影响到全身阳气活动功能,出现以下症状:
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疾病,如头痛,头风,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此外还会发生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等。

2022-11-2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0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督脉是通行元气的载体和脏腑经脉的主控系统,是联络脏腑,协调表里,平衡阴阳的中心路线,督脉气盛,则能司其联络功能,元气得布,神气得用,脏腑见协调一致,则机体适应环境,对邪气有强大的抵抗力。督脉管理一身阳气,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为阳...

  • 1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具体经脉位置如下:2 督脉的作用和功能 调阳经气血...

  • 督脉循身之背,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其脉气多与手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会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

  • 督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联系阳经,调节气血:督脉能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阳经联系起来,统摄阳经的气血,协调阴阳。它对阳经的气血具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因此也被称为“阳脉之海”。循行广泛,涉及多部位疾病:督脉的循行起于下腹部,从会阴向后向上行于脊柱内侧,达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

  •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