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的证候特征

三焦辨证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病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2016-05-28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28: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焦辨证证候特征概述三焦辨证是中医理论中描述邪气在人体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六个基本证候: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和下焦湿热。上焦温热主要涉及肺和心包,温邪侵袭初期,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数。若病情发展,热邪阻肺...

  • 上焦证候通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身体感到困重疼痛,头部感到沉胀痛,耳聋,神情呆滞,沉默、嗜睡,不喜言语,食欲不振,舌苔呈现白腻,脉象濡软无力,有时伴有肠鸣和腹泻等症状。中焦证候则表现为发热但不甚高,出汗不能退热,胸腹闷胀,不感到饥饿也无进食欲望,口渴却不想饮水,大...

  • 中焦病证:温病传至中焦,表现脾胃的病变。燥热则阳明经(胃、大肠)受累,症状有面红目赤、发热、便秘腹痛、口干舌燥等,治则通腑泄热,可选用三承气汤;湿热则太阴(脾)受损,症状如面色淡黄、胸闷、小便不利,需清热化湿,可采用三仁汤。下焦病证:温邪深入下焦,常见肝肾阴伤,典型症状包括身热面赤...

  • 下焦病证则表现为全身阴虚内热症状,如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等。在温病后期,邪入下焦,重在伤肝肾之阴。此时可见虚风内动症状,如手足蠕动、心中大动等。水亏火旺导致筋脉失于濡润,从而引发这些症状。综上所述,三焦辨证是中医外感温热病辨证的重要方法,通过辨别上、中、下三焦的...

  • 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 、微恶风寒 、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②中焦病证。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