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蕴热的穴道疗法有哪些?

(1)按摩疗法
[取穴]大肠、六腑、小肠、涌泉、大椎等。
[操作]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以拇指从腕关节挠侧缘向虎口直推,反复操作100次;患者仰卧,医者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别置于咽喉部两则,由上向下轻轻推擦,反复操作200次;患者俯卧,医者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以热为度;清大肠300次,退六腑300次,清小肠200次;推涌泉300次;推下七节骨300次;按揉大椎穴1分钟。
(2)针灸疗法
[取穴]肺俞、太渊、少商、鱼际、合谷、膈俞。
[操作]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背俞穴为主。中刺激。针用补泻兼施。胃俞、水泉、列缺、内庭可参酌配用。
(3)体针疗法
[取穴]主穴:分2组。1、颊车、合谷、少商;2、扁桃穴、内庭。配穴:天柱、鱼际。扁桃穴位置:双侧下颌角前下0.5寸处。
[操作]主穴为主,每次选用一组,可单独应用,亦可交替轮用,据症情酌加配穴。每次选穴2~3个。第1组穴,头面部仅取患侧,四肢针双侧。少商、鱼际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行提插加捻转,强刺激泻法。第2组穴,双侧均取,扁桃穴宜快速进针,针尖指向咽部,使针感达到咽部且有酸困胀之感觉。内庭用泻法。均留针15~20分钟,小儿可不留针。每日1~2次。
2019-12-2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59: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果患者是肺胃蕴热型的咽炎,拔罐穴位选择天突穴、曲池、少商、丰隆、内庭等。如果患者是肺肾阴虚型的咽炎,拔罐的位置一般选择天突穴、鱼际、太溪、照海等。拔罐对于咽炎的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咽炎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建议去专门的耳鼻喉科门诊,让医生检查咽喉部的...

  • [常方]清咽利膈汤 [方义]薄荷、甘草、生大黄、玄明粉清热解毒;荆芥解表止痛,玄参清热解毒,消肿;牛蒡子清热解毒,疏风利咽。[处方]黄连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桔梗12克,玄参15克,牛蒡子12克,生大黄10克,玄明粉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加减]扁桃腺化脓者,加蝉...

  • 1. 咳嗽痰多:肺胃蕴热时,常见咳嗽频繁,痰色黄稠,不易咳出。2. 口干口苦:患者常感到口腔干燥,口苦,这是肺胃热盛的典型表现。3. 胃火旺盛:可能出现口臭、食欲旺盛、易饿等症状。4. 鼻翼煽动:肺热上熏导致鼻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能出现鼻翼快速煽动的现象。详细解释如下:肺胃蕴热是指肺部和胃部...

  • 配合按揉天突穴,这个穴位位于喉咙上方,有助于缓解肺胃蕴热或虚火上炎引发的不适。按揉时,轻柔地以酸胀感为宜,如有咳嗽感,不妨轻轻咳出。民间特技揪痧,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实用疗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它将成为你对抗不适的得力助手,让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 2. 肺胃蕴热:如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可见咽干痛、声音嘶哑、喉部有白点和颈部肿胀。治疗是宣肺清火泄热,可采用清咽利膈汤。3. 邪热壅肺:如急性支气管炎等,症状包括咳喘、胸痛、痰黄稠和持续发热。治疗目标是宣降肺热,如麻杏石甘汤。4. 胸膈郁热:见于流感、斑疹伤寒等,症状包括胸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