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李波:小儿内热为百病之源,小儿推拿帮宝宝去内火清内热



小儿推拿李波:孩子内热容易上火怎么办?小儿推拿快速清热去火!
什么是小儿内热?
小儿为“纯阳之体”。小儿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由于肝常有余,又为稚阳之体,易发热动风,出现惊厥、抽风;脾常不足,其运化功能相对较弱,故容易积食发热,即内热上火。因乳食搭配失调、喂养不科学等诸多原因,会引起消化不良、回乳、腹胀、厌食、小便短赤、便干或便秘、眼屎多、口干口臭等现象。
小儿内热的常见表现
1.眼屎多: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就是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
3.咽痛: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4.口唇发红:颜色鲜红或暗红。
5.舌尖红: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有的儿童还可有舌尖或舌体的溃疡。
6.地图舌: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一块块的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热极伤阴所致)。
7.大便不正常:干硬,大便臭。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一次大便或数日一次,有的干结如羊屎,呈圆球状。这些儿童的大便都有特别浓的臭味。

小儿推拿李波:小儿内热的常用推拿手法
(一)孩子肝火旺、眼屎多,清肝经、清天河水、揉涌泉
1、清肝经
位置:食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肝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养阴平肝、和气生血

2、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
作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

3、揉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处。
操作:用两拇指面轮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称推涌泉;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之,称揉涌泉。
次数:推100~400次,揉30次左右。
作用:滋阴,退热。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二)孩子烦躁不安、心经有热,加:揉小天心
1、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三)孩子腹胀、有口臭,舌苔厚腻、宝宝有积滞,加清补脾、揉板门、清胃经、掐揉四横纹、顺摩腹
1、清补脾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来回推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2、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之平面。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作揉法
次数:推100~300次,运30~50次。
作用:消食化滞,健脾和胃,除臌胀,止呕吐。

3、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节。
操作:清胃经,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清胃经,能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4、掐揉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之横纹。
操作:掐四横皱: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而揉之。
次数: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脏腑之热,调和气血,消胀散结。

5、顺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术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称摩腹,摩300~500 次。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
主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积,消化不良,便秘,厌食,伤乳食泻。

(四)、孩子大便干、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1、清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数:100-500次
作用:调理肠道,止寒热泻痢,退肝胆之火,通便。

2、推下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
次数:100~200次。
作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

(五)孩子小便黄、小便赤涩,加清小肠、揉二马
1、清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推小肠,分清小肠、补小肠两法。用推法,自指尖向指根直推为补,称推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
作用:滋阴补虚,清热利尿,泌别清浊。

2、揉二人上马
位置:手掌背面,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掐二人上马: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揉二人上马,以拇指或中指揉之。
作用:补肾滋阴,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主治:小便短赤,腹痛,体虚,淋证,脱肛,遗尿,消化不良,牙痛,咬牙,喘促。

(六)孩子肺热咳嗽,加清肺经、顺运内八卦、
1、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端到指尖成一条直线。
手法:从掌面末节指纹端推向指尖为清肺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止咳化痰。

2、 顺运内八卦
位置:以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
操作:顺运八卦,又称运八卦。用拇指面自乾向坎运至兑为一遍,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次数:运100~500次,掐运7~14次,揉100~20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降气平喘,止呕止泻,清热发汗,平衡阴阳。

小儿内热预防保健
注意饮食,多饮水,多小便,促进火热之邪的排出。饮食要清淡、适量、易消化,少食肥甘厚腻,多吃蔬菜,不然容易造成食积,食积易化火,加重体内的热邪。

2022-08-1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36: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儿推拿李波:小儿内热的常用推拿手法 (一)孩子肝火旺、眼屎多,清肝经、清天河水、揉涌泉 1、清肝经 位置:食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肝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养阴平肝、和气生血 2、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

  • 小儿推拿李波:宝宝发热怎么办?可以试试退热要穴“天河水”。“天河水”,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中首次提出,其治疗作用命名。此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清天河水”,以左手托持患儿前臂,食指在下伸直,再以右手食、中二指指面,自...

  • 宝妈们要注意,从下往上捏是补,从下往上捏是清。所以,给孩子捏脊的时候,如果孩子内热不是太大,从下往上捏5次即可。3 注意一些配穴 特别要跟宝妈们强调一下,小儿推拿的时候取穴要灵活。孩子身体比较弱的时候加上揉足三里。揉足三里 位置 : 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外侧一寸。方法:按揉足三里...

  • 小儿推拿21种经典手法 1. 补脾经:主治消化系统疾病,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后的调养。2. 顺运八卦:适用于脾胃和呼吸系统疾病。3. 掐五指节:用于宝宝惊吓后的安抚。4. 揉涌泉:缓解头痛、发热、呕吐腹泻,增强肾气。5. 捣小天心:清热镇惊,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6. 平肝清肺:用于治疗呼吸道外感...

  • 如果情况严重,简单的方法可能无法迅速缓解内热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理内热的药物,并考虑配合小儿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但请注意,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调理方案需个体化。总之,针对孩子内热的调理需综合考虑生活习惯、饮食、运动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在寻求专业建议的同时,家长也应耐心观察孩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