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后世哪些疾病的诊治影响深远

三个“第一”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1.《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2.《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3.《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传说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2015-06-29
不是,在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奠基之作,提出经络学说,望闻问切,针灸法等.只是经络脉穴疗法始于黄帝罢了,绝非黄帝所写。

黄帝内经
【简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2015-06-29
  《黄帝内经》  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  《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  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  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  《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  《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内经》冠以黄帝名,并非真为黄帝之作。淮南子曾指出: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讬之于神农、黄帝。  《内经》既非黄帝之作早已为确论,但其成书究竟何时?又出于何人之手?对此,  历代以来意见纷纭,终未能取得共识。例如,司马光指出: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  则恐未可。他认为“此周汉之间,医者依讬以取重耳”。综观历代学者,在《内经》之  成书时代上,约有以下几种观点,如有成书于战国者,有成书于战国末至秦汉之际者,  有成书于西汉者,或谓更为晚出者等等,现仍为学者争论最为激烈之问题之一。在这个  争论之中,有一点则为大家所公认,即明代医学家吕复之所论:“乃观其旨意,殆非一  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还有扁鹊内、外经等。何以分  内经、外经,犹《易》之有内、外卦,《春秋》之有内、外传,《庄子》之有内、外篇,  《韩非子》之有内、外储说。故知医学之分黄帝内经、外经等,只有次第名而并非有何  深意。今《黄帝外经》早佚,唯《黄帝内经》尚存。  《黄帝内经》成书后,在其传抄流布过程中,既有内容的散落,也有掺入和补撰,  在历代注释整理中,也增加了该书内容。因此,出现了何为原文?何为讹传?何为杂入  等难以分辨的混乱局面,为研究者的辨析鉴别造成了困难,也时有争论。《黄帝内经》  流传甚广,现就今之《素问》、《灵枢》分述之。  《素问》:公元6世纪,全元起首次全面注释,当时第七卷早佚,故只有8卷。公元  762年,王冰次注,称为《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其中除72—73篇有目缺文外,  经王氏补入“旧藏”7篇。11世纪,北宋校正医书局对王氏注本再加校勘注释,改名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成为宋之后历代刊刻研究之蓝本和依据,刊刻者有数10种  之多。  《灵枢》:在《汉书·艺文志》名为《九卷》,公元6世纪前后,其名有《针经》、  《九墟》、《九灵》、《灵枢》等不同书名之传本。南北朝、隋唐间,《针经》注本多  种曾有流传,并见于隋唐及日、朝之医事法令将其列为医学教材,但未能流传后世。如  前所述,宋史类刻刊《灵枢》(1135年)后,即成为《九卷》之唯一刻本流传于世,虽  有12卷本与24卷本之不同,但篇目内容次第等并无差异。  《素问》、《灵枢》历代之注释、节要、语译以及国外之注释、译本,共计有200  余种之多,其中少数影响大者,每种刊刻印行有达40多次者。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  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  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  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  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  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  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  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黄帝内经》的科学成就:前已提及,《内经》之成书,既非成于一时,也非成于  一人。由此可知,乃是先秦诸多医学家对其前代医学发展的一次系统的总结,是对十分  丰富的医疗经验的高度概括,并从而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达到了历史的高水  平,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成就和十分正确的预见。或者正因为如此,《内经》至今仍有  其很强的生命力。  现仅就其科学成就之重要者分述如下:  公然宣布与巫术决裂。中国医学在商周时期仍处于鬼神观念占居统治地位,不但病  因要寻求鬼神作用的因素,治疗也多巫术之法。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认识逐渐发生了  动摇,围绕着疾病诊疗是否鬼神因素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民间医生扁鹊  及《内经》作者们在这场影响深远的斗争中,鲜明地反对鬼神说。《史记·扁鹊仑公传》  明确记述了扁鹊行医的六不治,其中之一即“信巫不信医不治”。《内经》的作者在  《素问·五脏别论》中强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  巧。”用意深刻地阐明了他们在这关系医学发展道路和方向上的立场和观点,他们的观  点为历代医学家所遵循,从而保证了中国医学基本上一直沿着唯物的疾病观不断发展。  人体解剖、生理研究的成就。认识人类疾病必须首先认识人类自身。《内经》的作  者们很可能直接参与了对人体的解剖研究,并实地进行了人体体表与内脏的解剖。《灵  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例如消化道  解剖,《灵枢》已详述了唇口几何,唇到齿距离几何,舌形重量,齿至咽距离,会厌形  质,口腔容量,食管长度,胃容量及体大小,贲门、幽门形质,小肠长度、如何曲屈、  容量,大肠之升、横、降、容量、重量,肛门形质等等,其所记述之大小、长度、容量、  形态与相互关系等,同现代人体解剖基本一致。又如关于消化系统之功能,血液环流周  身之功能,泌尿生殖系统之功能,虽然认识多有失之于笼统,然而也有许多科学的论断。  譬如血与脉的关系,不但对血管区分为经脉(大血管)、络脉(大血管之分支血管)和  孙脉(细小血管),并且明确指出血脉是运行人体经过饮食消化而产生营养精气等物质  的,特别强调这种运行在人体“如环无端”,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实际上他们对人体  的血液循环系统提出了科学的预见。  高明的医疗技术。《内经》是一部理论专著,但个别部分也涉及医疗技术。例如该  书不但记述了水浴疗法、灌肠技术,而且比较正确地论述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的外科手术截趾术等。《内经》已设计使用了筒针(中空的针)进行穿刺放腹水的医疗  技术,这是一次改善腹水治疗和减轻患者痛苦比较成功的尝试。筒针穿刺放腹水虽然未  能创造出根治腹水的方法,但作为一种医疗技术在后世继续得到发展和应用。  至今虽然在器械条件和技术上已有了极大的进步,然而其原理却是完全一致的。可  贵的是《内经》还记述了筒针的制作技术要求,指出:“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  末”。在进针的技术要领方面也已达到与现代基本相似的步骤和方法。  提倡疾病预防强调早期治疗。中国医学自古就十分重视促进人体健康以预防疾病的  思想,追其原则始于《内经》。例如:反复强调的“虚邪贼风(指致病因素),避之有  时”。又如强调,一位高明的医学家,应当治未病之病,而不是治疗已病的病。如果等  到病已发而后才给予药物治疗,就犹如渴而穿井,战乱已成才去制造兵器的道理一样,  不是太晚了吗?  又说:一位高明的医学家,治疗疾病必须“救其萌芽”。并批评了医学家中对一些  久病轻易作出“不可治”的结论,指出:  “疾虽久,犹可毕也(是可以治愈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本也。”其思想都是  很先进的。  《内经》虽有不少待研究、商议的内容,但其科学的内容、积极探求的思想等,是  其2000多年来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源泉。  《内经》不单在中国医学的发展上创造了2000多年医学家们不断研究、不断运用以  解决医疗理论和技术的有效记录,而且为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医学家所研究和运用,  以为指导,也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内经》也早已为欧美汉学家、私人收藏家、国  家图书馆所广泛收藏和流传,而且有被部分节译或全译为英、法、德等文本出版者。在  当代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内经》也更加为人类所重视。2015-06-29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4-11-16 18:04: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 黄帝内经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医疗典籍,很多学习中医的小伙伴都会去阅读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里面也记载了很多的医疗方法,可以针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一个现实的就是中医发展到现在已经严重的落后于时代了。我们现在...

  • 《黄帝内经》—治未病《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一词。《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此“治未病”理念公诸于世。《素问•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