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耳针法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等)刺激耳穴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分布及适应范围   ① 耳穴的分布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② 适应范围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点,临床常用于:   ◆ 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   ◆ 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 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 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 其他: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液、输血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禁忌症与物品准备   ① 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②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或菜籽、消毒液、棉球、镊子、探棒、胶布、弯盘。 操作方法 ①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 。   ② 核对医嘱,探查耳穴。   ◆ 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寻找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等。   ◆ 按压法:一手持住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疾病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另一手用探棒(毫针柄或火柴梗)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耳针治疗点。   ◆ 电测定法:应用耳穴测定仪测定到的反应点,即为针刺的部位。   ③ 核对穴位后,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视耳郭大小而定。   ④ 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   ⑤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磁珠等物,以小方块胶布,附在相应耳穴部位,俗称“埋豆”。留埋期间,瞩患者用手反复按压以刺激局部腧穴,每次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以加强疗效。冬季留置7~10天,夏季可留置1~3天。 ⑥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告诉病人其为治疗作用,不要紧张。并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反应。   ⑦ 起针时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局部消毒,以防感染。   ⑧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如为埋豆者应教会其按压方法。   ⑨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023-01-30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30: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常用药物:凡肌内注射用的药物,均可供穴位注射法用。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复方丹参、川芎、柴胡等。西药有:维生素B1、维生素C、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等。注射剂量: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0.1ml,头面部:0.3ml~0.5ml,四肢部:1ml~2ml,胸背部:0.5ml~1ml,腰臀部:2...

  •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等)刺激耳穴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分布及适应范围 ① 耳穴的分布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

  • 操作方法 ① 颗粒式皮内针 或称麦粒型,一般长1cm,针柄形似麦粒,用镊子挟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入,针身可刺入0.5~0.8cm,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牢固。② 揿钉式皮内针 或称图钉型,长约0.2cm~0.3cm,针柄呈环行,针身与针柄垂直。使用时用镊子...

  • ◆ 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 局...

  • 针刺法是用中医传统的毫针刺法、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水针等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对人体一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临床护理常用于止痛、调理脾胃、解除尿闭、降低高热等。常用的方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和水针法。 毫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