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0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耳针法
2023-01-30
常用药物:凡肌内注射用的药物,均可供穴位注射法用。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复方丹参、川芎、柴胡等。西药有:维生素B1、维生素C、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等。注射剂量: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0.1ml,头面部:0.3ml~0.5ml,四肢部:1ml~2ml,胸背部:0.5ml~1ml,腰臀部:2...
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等)刺激耳穴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分布及适应范围 ① 耳穴的分布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
操作方法 ① 颗粒式皮内针 或称麦粒型,一般长1cm,针柄形似麦粒,用镊子挟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入,针身可刺入0.5~0.8cm,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牢固。② 揿钉式皮内针 或称图钉型,长约0.2cm~0.3cm,针柄呈环行,针身与针柄垂直。使用时用镊子...
◆ 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 局...
针刺法是用中医传统的毫针刺法、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水针等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对人体一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临床护理常用于止痛、调理脾胃、解除尿闭、降低高热等。常用的方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和水针法。 毫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耳针有哪些取穴方法? 7次阅读
- 眼针疗法的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11次阅读
- 眼针疗法的主治病症 12次阅读
- 民间偏方:外科炎症类急性淋茵性尿道炎中药方剂 31次阅读
- 尿道感染的中药怎么治? 4次阅读
- 男性尿道炎吃什么中药好 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