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虚不受补”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人们通常所说的“补”是指用“补益”的方法,体质虚弱之人,往往会出现虚不受补。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整体代谢能力也是低水平状态,补品稍多即不耐受。

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容易偏多、偏热,体弱之人体质非常敏感,用药品过则不能耐受,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等现象。

体弱之人,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因为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打折扣了。况且,如果存在脾弱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进食、进补均会出现中焦堵塞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故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

肾藏精,来自母体的精华,早早就储存在我们的肾精当中;所以孩子生下来身体好不好,往往是由母亲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的。

而脾主运化,人吃五谷杂粮,食物的营养就通过脾胃的转化,成为能被人体吸收的精华物质,濡养五脏,而一旦脾胃功能下降,吃进去的营养无法转化、吸收,最终淤积在体内,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就一定要脾胃强壮、疏泄畅通。

中药对于治疗慢性病、顽固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很多人都会喝中药调理自己的身体。但是对于怎么喝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什么时间喝效果最好?喝中药期间应该注意什么禁忌

在中药学的教材上,有一段话是喝中药时需要禁忌的事情。“一般应该忌食生冷、辛热、油腻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这是所有喝中药的人都需要禁忌的事情。

不同的疾病需要禁忌的也有所不同:

1.热病

一般热性病症应该不要吃辛辣、油腻、煎炸的食物。

2.寒病

寒性病变要忌食生冷的食物。

3.心脏病

胸痹患者,即心脏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忌食肥腻的食物、动物内脏及烟酒。

4.脾胃虚弱

脾胃病变,本来肠胃就不太好的人,喝中药期间应忌食油炸黏腻、生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5.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的患者容易生气烦躁,喝中药的话需要注意忌食胡椒、辣椒、白酒、大蒜等辛热助升阳气的食品。

6.皮肤病患者

皮肤病患者,如疮疡肿毒等,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019-08-28
中医养生有句警示语:“虚不受补”。意思是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很虚弱的时候才来补养,人缘、财富、福报等等无不如此。有时候看到有些人总是随顺甚至纵容自己的业障,无限度的折损和耗散,而不懂得培植和巩固,真的从心里替他捏一把汗!2019-09-09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2019-09-09
人们通常所说的“补”是指用“补益”的方法,体质虚弱之人,往往会出现虚不受补。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整体代谢能力也是低水平状态,补品稍多即不耐受。2019-09-09
“虚不受补”就是太虚了,突然用大补的药反而出现不良反应了的状态。2019-09-09
体弱之人,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因为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打折扣了。2019-09-09
其实根本就是调理脾胃,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至于调理脾胃的药物,个人认为黄芪较为安全而有效,它不仅补气,还可健脾,用于补虚损不足,旺健脾胃。但开始时用量不能多,否则用后也受不了。2019-09-09
就是“最终解释权归XXX所有”的意思,强行打补丁堵漏,类似“练了神功,刀枪不入;君若破功,心有旁骛2019-09-09
不是说有什么地方不足,就盲目拉升。也要考虑其他配合的部件能否“消费”拉升部分所带来的“生产力”。否则,要么造成浪费,要么过度磨损消耗。2019-09-09
未辨证量体施补
每种补品只适合特定的体质及对应的证型。如果不辨气血阴阳、五脏虚实,一味滥补,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有些患者有虚证的同时又夹有实证(如伴有痰饮、淤血、食积、外感),如果不清除邪证,一味补虚,必然会导致身体出现多种不适。
时机不当
中医主张天人相应,一年四季,阳气生长各有特色,因此春夏及正午过用温补药物,秋冬及子夜若过用滋阴药物,均可出现虚不受补现象。另外,若余邪未尽,也不宜过早进补。
用法用量不当
服用补品一定要“适度”,超过这个度,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稍有体虚,就用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不仅大材小用,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人参是大补元气、补品中之上品,但若服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则会出现兴奋、失眠,甚至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症状。2019-09-0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23:37: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虚不受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处于虚弱状态,但并不适合使用补益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与单纯体虚不同,后者可以通过补益治疗得到改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了解中医的体质分类。中医认为,人体体质分为多种类型,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在某些情...

  • “虚不受补”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身体虚弱的人在使用补品或补益药物时,因体质差异、补品性质与自身需求不匹配,导致无法有效吸收补益成分,甚至出现不适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调整补益策略,根据个体体质进行针对性的调理。二、1. “虚不受补”的原因:体质差异:每...

  • 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身弱不受补”指的是体质虚弱者在服用补药或食用补品后,并未达到预期的调养效果,反而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烦躁、口苦、口臭、鼻出血、咽喉疼痛、失眠和腹泻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补药或补品的使用方法不正确;二是服用时...

  • “虚不受补”这一说法指的是患者体质虚弱,无法有效吸收补益药物的现象。脾胃虚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胃的消化功能和脾的运化能力较差,而补品往往较为油腻,因此在服用后不仅不能被有效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症状。虽然中医理论强调“虚则补之”,但对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房玉涛 我感觉目前对“虚不受补”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真实假虚; 2、阳郁不达四肢导致倦怠、四肢乏力; 3、肠道湿热,表现出脾虚假象,治疗上不能单纯接受补气药; 4、胃气已绝,不受补药; 5、补不得法,如阴虚误为气虚,狂补,滥补,呆补; 6、极少数人对参芪有类似...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