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作响,吃啥中药好。请给个方子?

中医认为,耳鸣通常可以分为肾精亏损型、肝火上炎型、脾胃虚弱型、气血亏虚型等等证型,对于不同的证型来说,用药也不尽相同,对于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来说,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及桂附地黄丸进行滋肾填精治疗,对于肝火过旺型的耳鸣患者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口服,采用清肝泻火,通窍利耳息鸣的治疗方法,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型的患者,可以服用四君子汤或者参苓白术散起到调理脾胃,调节气血,增益听力的作用。2021-12-22
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选择。如果是因为气滞血瘀所引起的耳鸣,就需要服用逍遥丸、疏肝丸等;气血虚弱引起的耳鸣,需要服用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风热感冒引起的耳鸣,需要服用银翘解毒丸、川芎茶调滴丸等;肝火过旺引起的耳鸣需要服用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药物。2021-12-22
不会的,有些人糖尿病或者是肾脏的问题也会容易耳朵嗡嗡响,去医院检查看看吧2022-06-25
不会的,有些人糖尿病或者是肾脏的问题也会容易耳朵嗡嗡响,去医院检查看看吧2022-06-29
“我都快被折磨的疯了!耳朵里像藏着两架战斗机,一直嗡嗡转个不停!” 华子走进诊所的大门,还没等医生开口就先发制人。
“来,我给你看看” 一旁的老中医压了压手,示意华子坐下。简单询问了华子几个问题之后,老中医确定华子患上的是耳鸣。
“耳鸣?那应该没什么关系吧?”华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耳鸣并非是小问题
耳朵里一直“嗡嗡嗡”,是对精神的反复折磨。在医学界耳鸣没定义为,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感知到的声音,属于耳朵或颅内的主观感觉。
据国外的耳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成人耳鸣发病率为10.1%~14.5%,如果将偶尔耳鸣也包括在内的话,发病率则高达22%~32%。虽然我国目前没有就耳鸣研究进行大规模数据调查,但保守估计,有约1.3亿人曾有过耳鸣的症状,约6500万人因耳鸣需要寻求医药治疗,约2600万人会因耳鸣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耳鸣虽是小症状,它带来的威力却一点也不小:耳鸣可影响思维、情感、听力、睡眠、注意力等,严重者甚至导致出现精神心理疾病。部分耳鸣患者还存在社交恐惧,甚至有 倾向。
中医认为,耳鸣的原因分为实证和虚证
中医对耳鸣的认识始见于《黄帝内经》,有“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耳无所闻”,又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现代中医有的认为耳病多由肝、脾、肾三脏之虚实引发。
·实证
1)风热外袭:耳朵位于人体上部,风邪侵犯肺部,导致肺气失宣聋葱,风邪之性,又常与热邪或寒邪兼夹为患,风热外袭,邪气窜入耳窍,蕴而不散,则导致耳鸣。
2)肝胆火逆:若有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在体内久而之久就会凝聚成火,易暴怒伤肝,肝火上扰耳窍,则引起耳鸣。
3)痰火壅结:饮食不节,喜好肥腻食物,久之酿成痰湿,化火上扰,蒙蔽耳窍,以致耳鸣。
·虚证
1)肾精不足:饮食不节,或劳逸过度,思虑太甚,脾气受伤,则运化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升以荣养耳窍,耳窍失养,脉经空虚,导致耳鸣。
2)肾元不足:素体不足,或久病伤肾,或恣情纵欲,耗损肾精,或高年之体,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耳窍失养,而发生耳鸣。
3)心血不足:大病、久病之后,耗损心血,心血不足,而耳失濡养,或血虚不行,脉络滞涩,则致耳鸣。
中医推荐3种方法,可有效缓解耳鸣
被耳鸣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今天小妙就给大家分享依稀中医大咖推荐的改善耳鸣之法,让患者少走一些弯路,帮助缓解耳鸣症状。
1)按摩穴位:中医认为耳鸣是肾虚的表现,缓解耳鸣,可通过刺激穴位,保持经脉活络。当我们张口时耳朵前会出现一个凹陷,这三个穴位自上而下排列在这个凹陷中。三个穴位可以同时刺激,将食指竖起来,嘴张开找到耳前凹陷,上下来回擦热这个凹陷就可以了。
2)中药泡脚: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 亓俊平推荐以中药泡脚,可帮助改善耳鸣症状,帮助患者入睡。具体方法为:用中药牛膝﹑当归﹑磁石等煎水沐足,也可以用热水加白醋沐足,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为宜。泡脚时,双脚来回搓洗,不断按摩双足底的涌泉穴,直至感到穴位酸胀为止,然后擦干药液。
3)音乐疗法:《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篇文章证实了,音乐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是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再加轻音乐声习服掩蔽治疗,既有习服掩蔽治疗又有心理干预手段,纠正患者的认知和不良情绪,使其行为得到改善。
耳鸣虽不是病,但在治疗前,也要排查是否其他疾病导致,再考虑其他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若是出现耳鸣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的情况,不要再忽视它,需要认真对待起来了。说不定,是身体的其他疾病在发出求救信号。
参考资料:1.《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J].2009年3月2.《消除烦人的耳鸣》.健康时报.2016-02-013.《中药泡脚能缓解耳鸣》.健康时报.2015-07-094.《耳鸣这样治 才对路》.健康时报.2019-03-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2021-12-2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1: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治疗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清肝胆火盛的药物。例如,龙胆泻肝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坚持使用,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恢复和预防耳鸣,建议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肝胆火盛,进而影响耳鸣的恢复。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恢复。总之,通过...

  • 聪耳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份,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明目之功效。耳鸣常见的治疗方法 耳鸣的早期治疗,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1.病因治疗 治疗引起耳鸣的原发病。2.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药、钙离子拮抗剂、耳鸣抑制药、减轻耳鸣影响药物和神经...

  • 对于不同的证型来说,用药也不尽相同,对于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来说,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及桂附地黄丸进行滋肾填精治疗,对于肝火过旺型的耳鸣患者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口服,采用清肝泻火,通窍利耳息鸣的治疗方法,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型的患者,...

  • 1、中药治疗 中耳炎会引起耳朵嗡嗡响,这种问题需要通过药治疗,一般可服用桔梗、生地、淮山药和葛根等4种中药。能很快的清楚耳朵内的炎症,也可以调理身体的素质。2、按摩方法 耳朵嗡嗡响时可以选择按摩的方法,按摩合谷穴和听宫穴。按摩的时间尽量长一些,保持在一分钟以上,不仅能改善耳鸣的问题,同时...

  • 治疗耳鸣耳聋的中药方是非常多的,其中效果比较好的补肾活血通窍方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其中的药物主要有黄精,熟地,山药,葛根,黄芪克,山茱萸,丹皮,桃仁,红花等,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耳鸣耳聋的发生原因非常多,而专家提醒,在平时如果生活习惯不规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受到巨大...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