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就一身汗?两味中药泡水喝,益气、养阴、止汗,改善多汗问题

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就是一燥就汗多。尤其是这类人,明明天气还很凉快,就是平常太过于急躁,遇到事情一着急,就是感觉很热,坐在屋里不动或者稍微一活动就大汗淋漓,活脱脱像被水洗了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中医上称为自汗症,多是跟我们肺、脾二脏由很大的关系。

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其肺气行于脉中,推动全身气血运行,以抵御外邪的入侵。但当肺因不良生活习惯受损或者各种外邪侵袭等原因,导致肺气虚,使肺的生理功能减弱,致使卫表不固,控制汗液排泄的能力也就减弱了,也就出现只要稍微一活动就容易出汗,而且肺气虚时间久了还会损伤肺阴,导致肺阴虚,正所谓阴虚生内热,因此还伴随着手脚心热、烦躁、盗汗的现象。

中医还认为,出汗跟我们脾也有关系。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周身器官都依赖于其供养。若脾虚日久,体内气血长期供给不足,进而卫气不固,也就稍微一活动就会出

很多汗,也就导致体内的津液和血缺少,因此健脾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精血的化生。

所以,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两味中药,即能补肺、补脾,又能止汗、养阴。那两味中药呢?就是黄芪和麦门冬。

我们先来看看麦门冬,这可是常用的补肺阴的良药。味甘性寒,气味微香,有益胃生津、滋阴润肺之功,对于肺阴虚导致的烦热、出汗盗汗等情况,就可以用麦冬来缓解内热,肺的功能好转,则皮肤控制汗液代谢的功能也久恢复了,那出汗的情况自然而然也就减轻了。

其次我们来看看黄芪,黄芪可以入脾经补脾经。它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良药,正所谓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这里用黄芪来补脾气,脾气充足,则精血生化充足,也就不会出现汗多导致津液匮乏的现象。当然黄芪还可以入肺经,有益气固表的能力对于肺气虚、脾气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总之,麦冬和黄芪搭配,即养肺阴,又健脾气。二者在补气的同时又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又不会让黄芪过于滋腻。能够很好地解决肺脾气虚、阴虚内热导致的畏热、出汗以及烦热、盗汗的问题。如果你有这种问题,那不妨参考一下,不过需找中医加以辨证。2022-06-1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5:0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桑叶泡水喝对于易出汗的人群有一定的作用。桑叶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湿的功效。对于自汗和盗汗,桑叶同样具有一定的功效。为了增强这些效果,可以尝试服用玉米须桑叶茶。这种茶不仅含有桑叶,还添加了玉米须、决明子、葛根和牛蒡根等中草药,这些成分共同作用,具有利尿消肿、降三高的效果。特...

  • 你属于肾虚,所以一动就会出汗了,我觉得你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不用长期服药,买来五味子和枸杞子泡水喝,经常参加些运动让身体适应就会慢慢号起来了,你还可以吃吃固本强身胶囊,她是综合性的药,可以全方位的条例你的身体技能

  • 还可以用草药,或是单味的中药治疗,如常用黄芪、党参泡水喝,也可以加浮小麦一起泡水喝,前两者是补气的药物,后者有敛汗作用;2、盗汗:盗汗是指夜晚睡眠中出汗,或是醒后一身大汗,但完全醒来后不出汗。这属于阴虚火旺,阴虚造成体内的阳气相对亢盛,然后迫汗外出。通常可以用滋阴安神或滋阴敛汗的...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黄芪泡水喝能敛汗止渴 中药材黄芪在补益肺脾之气的同时兼能起到益卫固表的作用,这种药效对于一些表虚容易自汗、气虚容易津伤的症状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生活中有些人常会因卫气不固,容易出现表虚发汗、夜间自汗的症状,还有些人因气虚还会导致津液亏损,发热燥渴等情况,如果日常用些黄芪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