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和盗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扑药法
旧蒲扇灰、滑石粉适量,混匀,扑胸腹部,若汗出不止者,可将锻牡蜘粉30克扑在全身,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自汗。
2.敷贴法
五倍子、郁金各等份,蜂蜜适量,将前2味混合研成细末,加蜂蜜调膏,取适量贴于涌泉、灵墟、神胭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肌表不固自汗。
3.热敷法
(1)黄蔑15克,麻黄根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艾叶2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神网、关元穴15分钟,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肌表不固自汗。
(2)乌梅10枚,生地10克,浮小麦15克,黄蔑12克,大枣5枚,白芷9克,透骨草12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敷盖于神的、关元穴15分钟,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中,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4.搽药法
郁金20克,研为细末,睡时以蜜调涂两乳头上。适用于各型自汗、盗汗。
5.离子导入法
白芍15克,乌梅20克,沙参10克,鱼腥草30克,五味子10克,锻牡蝠10克,粉白芷9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个洁净口罩浸透药液,敷于神阀、关元、中极及背部肺俞穴,再将两块电极板置于两口罩之上,接通电流,从小调大至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约30分钟。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2019-12-28
中医认为盗汗为阴阳失调、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是阴虚火旺表现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九、坤宝丸、大补阴丸等。
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自汗是在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常见的气阴虚比较多,用药:天王补心丹。2019-12-30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0:27: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般情况下治疗盗汗自汗可以吃雌激素类药物,补钙药物以及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等。1、雌激素类药物:如果是更年期,出现自汗盗汗的症状一般不用服药,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戊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的药物。2、补钙药物:盗汗自汗,可能是身体缺钙导致的,可以到医院通过抽血检测微量元素或者做骨密...

  • 1. 对于自汗,可以选择补中益气或温补脾阳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玉屏风散,其作用是益气固表止汗。2. 盗汗则适合使用滋阴药物,例如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这些药物能够滋阴泻火、固表止汗。3. 无论自汗还是盗汗,患者都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避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4. 自汗指的是在清醒状态下...

  • 自汗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表阳虚、荣卫不和两种情况。表阳虚者,可用桂枝加附子汤,以附子大补元气,增强卫气力量,控制汗腺;荣卫不和者,则需用桂枝汤,疏通营卫管道,使汗液顺畅排出。若盗汗,多由阴虚火热引起,可选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与附子结合,增强卫气...

  • 邪热郁蒸型盗汗表现为蒸蒸汗出、汗粘或色黄染衣、面赤烦热、口苦尿黄、舌薄黄、脉细数。治疗为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方药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如汗黄染衣较著可加茵陈。气虚自汗可用黄芪15克、浮小麦15克、大枣5枚水煎服。阴虚盗汗可用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手足汗多可用白矾...

  • 自汗、盗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自汗和盗汗,主要通过调理人体的卫气。卫气是调控全身毛孔汗腺的重要成分,与人体的精、气、神密切相关。在治疗自汗、盗汗时,中医会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自汗,中医常使用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等方剂。其中,桂枝加附子汤适合表阳虚的自汗,通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