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表虚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太阳表虚证的方剂 2 治疗太阳表虚证的穴位 3 治疗太阳表虚证的中成药 4 太阳表虚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太阳表虚证 1 拼音 tài yáng biǎo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asthenia taiyang syndr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太阳表虚证为病证名,太阳经证之一[1]。
参见太阳中风: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2]。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2]。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伤寒论》卷二:“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溯源集·中风正治》:“中风,风伤卫也。……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

42022-10-1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33: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阳表虚证为病证名,太阳经证之一[1]。参见太阳中风:太阳中风为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2]。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风不同[2]。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 1,太阳中风证又称太阳表虚证,但太阳中风证并非一单纯的表虚证,而是一个虚实夹杂之证。\x0d\x0a\x0d\x0a2, 根据《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可知太阳中风证有“阳浮者,热自发...

  • 太阳表虚证也就是太阳中风证,表现为恶风、脉浮缓、汗出、头疼,与太阳表实证的主要区别是汗出,如果伴有汗出,就是太阳表虚证也就是太阳中风证。如果无汗、恶寒、发热、头疼,就是太阳伤寒证也就是太阳表实证。

  • 在中医理论中,表虚证通常表现为患者出现汗出,可能伴有恶风、发热和脉浮缓等症状。这一术语源自《伤寒论》,其中提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表明表虚证是由风邪侵袭人体所致,风邪具有开放性质,导致汗液外泄。

  •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