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腹消胀气 必按3神效穴位

一看到美食当前,总情不自禁大喀一番,没想到吃完以后落得腹痛胀气,久了还导致脂肪堆积,让你离小「腹」婆又更进一步。许多人一胀气就马上吃胃散,虽缓解短暂不舒服,时间一长恐对胃部造成负担。要治胃凸、消胀气,不如学中医师按一下肚脐周边的3个穴道,且能有效帮助小腹平坦!

吃太饱、吃太撑、吃太冰冷都容易胃凸、胀气,久了恐离小「腹」婆更进一步。
中医师张文馨指出,胃凸、胀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朋友聚餐、吃消夜等一不节制,就双双找上门,久了小肚腩也跑出来。当一发生胀气时,许多人会选择胃散,其内含的碳酸氢钠虽可中和胃酸,舒缓胃凸,但同时也会造成胃酸反弹,对胃壁产生更强烈的 *** 。
建议想要改善胀气不舒服,甚至促进小腹新陈代谢享瘦,可以试着找到肚脐周围的3个穴道,即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用指腹按压 *** 纾缓症状,每天晚上洗完澡后勤加推拿,还可帮助小腹平坦。

消胃凸:中脘穴
【位置】:正当胃上方,肚脐上4寸(用三指宽向上折量两次)。
【功效】:属任脉,为胃之募穴,健脾和胃,消除胀气,消胃凸,使上腹部变瘦。

中医师张文馨左手指处为中脘穴。(摄影/黄子伦)
消胀气:天枢穴
【位置】:肚脐左右两侧旁开2寸(三横指宽)的距离。
【功效】:属胃经,又为大肠募穴,可促进肠胃蠕动,消除肠胀气,改善宿便,瘦小腹。

中医师张文馨双手中指处为天枢穴。(摄影/黄子伦)
消胀气:关元穴
【位置】:肚脐正下方3寸(四指幅宽)。
【功效】:属任脉,为小肠募穴,小肠腑气聚积之处,可促进肠蠕动。

中医师张文馨左手指处为关元穴。(摄影/黄子伦)
张文馨医师补充,长期吃冰、生冷食物会让新陈代谢降低,脂肪容易囤积,原理在生冷食物下肚,脂肪为了帮肠胃御寒,容易朝肠胃聚集,变成胃凸、小腹凸的米其林宝宝,且降低肠胃道蠕动,出现胀气便秘的问题,因此平常仍需忌口。
2022-11-15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23: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按揉天枢穴功效:天枢是治疗腹胀气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排出腹部胀气。位置: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约2横指宽处。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按压两侧天枢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

  • 除了药物治疗,通过按摩穴位也能有效缓解胃胀气。下脘、足三里、四缝、中脘这几个穴位是关键,按压它们可以帮助改善胃胀气。对于胃口不佳的人,建议每天按摩2-3次,持续一周左右,就能缓解胃胀、胃痛和消化不良的问题。在进行按摩时,应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抚慰性食物,同时调整饮食习惯。使用拇指或中指,以...

  • 内关穴: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按摩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足阳明...

  • 穴位四:关元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处。 (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穴位五:水道穴肚脐以下大约3寸,关元穴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穴位六:天枢穴肚脐左右两侧各向...

  • 腹胀的时候可以用热敷法,直接躺下,再拿温热毛巾或者是一个暖瓶放在胃部,其热度和重量可以有助于排气,并且快速缓解腹胀带来的腹部压力。3、补充水分腹胀者补充充足的水分能够帮助肠道消化,有利于排便,从而达到排气的效果。如果大便累积肠内,会加重胀气。因此每天最好是饮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防止小腹胀气。注意汽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