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咳嗽、气喘、胸闷:1穴1病1分钟,简单有效不花钱

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太渊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手掌心朝上,腕横纹的桡侧,大拇指立起时,有大筋竖起,筋内侧凹陷处就是这处穴位。坐位,伸臂侧掌,在腕横纹桡侧轻触桡动脉,从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
此穴为肺经之输穴,五行属性属土,土能生金,故是手太阴肺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加上又是肺经之原穴,为肺经之原气流注之处,故此穴擅长补肺虚,即可 补肺气之亏损,又可滋肺阴之亏耗,可治疗久病体弱,肺虚诸证。肺主气,以助心脉行营血,因此穴居寸口,肺朝百脉,此穴又是八会穴之脉会,是脏腑脉气会聚之 处,有调气血,通血脉,助心脉搏动之功,故可用于心脉瘀阻的心痛心悸、无脉症。因此穴位于腕部,可舒筋利节、通经活络,故可治疗手腕疼痛无力。
【主治】 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胸闷,胸痛,胸背痛,心痛,心悸等。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压太渊穴片刻,然后松开,反复5—10次,可改善手掌冷痛麻木(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渊穴,每次左右各按1一3分钟)。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胸闷、乳房肿痛等。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目赤发热、便血等。
太渊穴的配伍功效
配 列 缺 治咳嗽风痰;
配鱼际治咽干 ;
配 神门、行间、太冲、鱼际 治呕血 ;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2022-08-26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13: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处。按摩或针灸肺俞穴,有助于缓解因哮喘引起的咳嗽和气喘等症状。通过刺激这个穴位,能够调整肺部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2. 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正中的交点处。哮喘发作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刺激膻中...

  • 膻中穴: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膻中穴。膻中穴的作用与好处 1、舒缓胸闷、咳嗽、...

  • 中府,肺经之要穴 位于手太阴肺经,作为首穴与募穴,中府在中医领域具有显著地位。它连接肺经、脾经,交汇处能调和内外,清肺热、补脾气,有助于舒缓内脏郁结之气。治疗范围广泛,涵盖咳嗽、气喘、胸闷、肩背痛等肺系疾病,甚至能辅助诊断肺结核等病症。别名众多,如膺俞、府中俞等,源于古代医籍《黄帝...

  • 1 选择大椎、风门、肺俞、天突、膻中、尺泽、列缺、丰隆等穴位施灸。先把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大小依据穴位处皮肤大小而定,再用消毒针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然后把姜片放在要施灸的穴位处皮肤上。在大椎放姜片 2 把半个枣核大的中艾炷放置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当皮肤感觉灼痛...

  • 1、内关穴 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失眠,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 2、檀中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痹心痛,心悸,心烦 3、天池穴 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并循经下传,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 4、极泉穴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