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的小柴胡汤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2016-05-24
小柴胡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阳病的经典方剂,可以和解少阳、疏肝理气、解郁。本方剂常用于临床上出现咽干口苦、头晕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主诉的临床疾病,可以治疗情志疾病、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以及发热性疾病等。

本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甘草、生姜组成。其中柴胡为方中主药,而且剂量是方中最大的,原方剂量是八两,按照现在的剂量至少应在40g以上,尤其是对于发热性疾病,柴胡的剂量要大,否则无退热的效果。

同时还是肝胆经的引经药,解决胸胁苦满、咽干口苦。同时黄芩苦寒清热,解除胆经郁热的问题,可以除烦解郁。半夏与生姜相配可以止呕。

人参、大枣、甘草、生姜来调理脾胃的功能,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使上下气机通畅,则头晕、默默不欲饮食的症状得以缓解。【摘要】
中医十大名方的小柴胡汤【提问】
小柴胡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阳病的经典方剂,可以和解少阳、疏肝理气、解郁。本方剂常用于临床上出现咽干口苦、头晕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主诉的临床疾病,可以治疗情志疾病、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以及发热性疾病等。

本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甘草、生姜组成。其中柴胡为方中主药,而且剂量是方中最大的,原方剂量是八两,按照现在的剂量至少应在40g以上,尤其是对于发热性疾病,柴胡的剂量要大,否则无退热的效果。

同时还是肝胆经的引经药,解决胸胁苦满、咽干口苦。同时黄芩苦寒清热,解除胆经郁热的问题,可以除烦解郁。半夏与生姜相配可以止呕。

人参、大枣、甘草、生姜来调理脾胃的功能,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使上下气机通畅,则头晕、默默不欲饮食的症状得以缓解。【回答】2022-02-1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05: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方剂,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等等,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其中一个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那就是" 小柴胡汤 "。该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功能七味重要组成。方中柴胡味苦、辛,微寒,有辛...

  • 3. 小柴胡汤,《伤寒论》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组成。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4. 五苓散,《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等药配伍组成。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

  • 张仲景的十大名方包括六味地黄丸、小青龙汤、五苓散、大承气汤、小柴胡汤、归脾汤、逍遥散、当归生姜羊肉汤、泻心汤等。以下是各个名方的简要介绍:1. 六味地黄丸:此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由张仲景改良而成,由熟地黄、山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材组成。2. 小青龙汤:该方由麻...

  • 中医十大名方,包括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五苓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温胆汤,这些经典方剂源自《伤寒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林改错》、《脾胃论》、《济生方》、《小儿药证直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古籍。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

  • 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