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温经汤 是一个非常好的妇科调经要方。但是许多医生都知道,这个方子的出处:一个出自《金匮要略》我们简称金匮温经汤、一个出自《妇人良方》我们简称为妇人温经汤。那么这个不同出处的方子我们该如何运用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说。
首先我们说说 金匮温经汤。金匮温经汤 别名:调经散,大温经汤,小温经汤方源:这个方子源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 吴茱萸 、 当归、 芍药 、 川芎 、 人参 、 桂枝、 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甘草、 半夏、 麦冬 去心。 方中, 吴茱萸、生姜、桂枝 温经散寒暖血,兼通血脉; 当归、川芎 养血活血调经; 阿胶、麦冬和当归 养血益阴,以生新血; 丹皮 化瘀行血, 芍药、甘草 缓急止痛; 人参、甘草 补益中气。 半夏 温中和胃降逆; 本方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扶正祛邪。 功用是: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要用于: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现代常用于运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也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我们再说说妇人温经汤,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出于《妇人大全良方·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第十二》
妇人温经汤有 : 当归、 川芎、 肉桂 、莪术、 醋炒 、牡丹皮、 人参 、牛膝 、甘草组成。 其功用为: 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 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月经过多,有血块。 方中 桂心 温经散寒,通脉调经; 人参 甘温补气,助桂心通阳散寒; 当归、川芎 活血养血调经; 莪术、丹皮、牛膝 活血祛瘀,助当归、川芎通行血滞; 芍药、甘草 缓急止痛;全方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由此可见以上二个“温经汤”均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功效。 其中《金匮要略》“温经汤”扶正祛邪、养血生血之力较强,兼有益气健胃、滋阴润燥的作用;《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行滞祛淤(瘀)之力较强。 二者均为治疗月经不调、证属冲任虚寒、淤(瘀)血阻滞的常用方剂。 出现阴血不足、内热症状者,宜用《金匮要略》温经汤, 淤(瘀)血阻滞较重者,以《良方大全》温经汤较好。
运用“温经汤”时,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万不可以病名、药名为据,贸然对号入座,以免酿成大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具体临床症状的轻重,在原方的基础上酌情加减,或调整药物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金匮要略》“温经汤”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 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 常用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主要用于寒凝血瘀的血海虚寒,月经不调,闭经,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得热痛减,其脉沉紧者。 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月经稀发、量少、闭经、痛经等。 整体来说金匮温经汤偏于补虚,而妇人温经汤偏于泄实。
2022-06-19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6:25: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要略》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区别 以上二个「温经汤」均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功效。其中《金匮要略》「温经汤」扶正祛邪、养血生血之力较强,兼有益气健胃、滋阴润燥的作用;《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行滞祛淤(瘀)之力较强。二者均为治疗月经不调、证属冲任虚寒、淤(瘀)...

  • 【答案】:C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当归、川芎、肉桂、莪术(醋炒)、牡丹皮、人参、牛膝、甘草;《金匮要略》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含有而《金匮要略》温经汤中不含有的是肉桂、莪术、牛膝。因此答案选C。

  • 相较于《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后者更侧重于益气健胃和养血,还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而《良方大全》的温经汤则以其较强行滞祛瘀的能力著称。两者均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特别是冲任虚寒、血瘀停滞的病症。对于阴血不足伴有内热症状的患者,推荐使用《金匮要略》的温经汤;而淤血阻滞严重的情况,则适合选用...

  • 1. 温经汤,又称调经散、大温经汤和小温经汤,源自《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2. 此方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的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3. 其组成包括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和半夏、麦冬等药材,以一斗水煎煮,分三次温服。4. ...

  • 温经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它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和麦冬去心等十二味药材组成。使用时,将这十二味药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得到三升药液,分三次温服。现代则采用水煎服,阿胶需烊化冲服。温经汤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温经散寒、祛瘀...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