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安神治失眠——心俞穴

我导读
心俞不仅为心脏的背俞穴,它所属的足太阳膀胱经还通于心,心俞穴对心血管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我在这里为大家具体介绍。
当出现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少体倦)时,可多按心俞穴。
腧穴定位
正坐或俯卧,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 5 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俞穴】
心俞穴是心的背俞穴,俞穴是脏腑经脉之气输注之处。《黄帝内经》上说“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病症 。
心,指心室;俞同输。因心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输注之处,为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
【特别注意】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疾病本身不宜按压,抑或是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对心俞穴进行按摩。
手法技巧
揉法: 以一手掌掌心置于一侧心俞穴进行按揉,以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揉 3 5 分钟后,再揉另一侧,力度要轻柔,不可太重。
压法: 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或揉压心俞穴 1 2 分钟。
推法: 用拇指由上向下推心俞穴 1 2 分钟。
【功效解析】
按摩心俞穴有宽胸、通络、安心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对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欲呕、神经官能症等有治疗效果。
其他功用:艾灸心俞穴改善心阴虚
当心阴虚时,可以灸一灸心俞穴,可用艾条悬灸,或用艾炷直接灸,每次 10 20 分钟,每日 1 次,5 7 天为一个疗程,间隔 2 天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症状消失或者明显缓解之后可以停止,因为心脉调整后进入良性循环,可以借助自我调节获得 健康 。这种方法针对的是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壮年,或偶然出现健忘或精神恍惚等亚 健康 症状的情况。如果是长期失眠,精神迟钝,或者病症虽暂时出现,但却很严重,则可以加配神门穴以增强疗效。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针灸配穴的“五纲二十五则”,并逐一论述“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的配穴体系,讲解通俗生动,见解深刻独到。单老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与针灸学造诣,联系历代前贤宝贵的配穴经验,结合六十年的医疗、教学实践,全面论述单老一贯的脏腑、经络、气化三者合一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出丰富的配穴思路与针刺手法。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养生 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07-13
mcxzy 阅读 9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1: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俞不仅为心脏的背俞穴,它所属的足太阳膀胱经还通于心,心俞穴对心血管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我在这里为大家具体介绍。当出现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少体倦)时,可多按心俞穴。腧穴定位 正坐或俯卧,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 ...

  • 具 置: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从后正中线向外侧旁开1.5寸的位置。寻找方法:可以先确定第五胸椎棘突的位置,这通常可以通过触摸背部脊柱上的棘突来找到。然后,从后正中线开始,向外侧测量1.5寸的距离,即可找到心俞穴的准确位置。心俞穴是一个具有强大治疗作用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调和营...

  • 心俞穴具有通心脉、宁心神、调气血的作用,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心的背俞穴,临床主治心血管系统病症,如胸痛引背、心悸、心烦、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神志病证,如癫狂、痫证、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以及其他...

  • 最常见就是失眠多梦伴有心悸、健忘,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这类型的失眠是由于心失所养所致。此时用心俞穴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调理心经气血,宁心安神的功效。一般可配合神门、三阴交穴使用,用补法。心阴虚型 这类型常见就是烦躁失眠,盗汗,口舌生疮等。这类型的失眠常因是心虚火旺,虚火灼心...

  • 6. 由于心主血脉而藏神,心俞穴也具有安神助眠、镇定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惊悸、癫痫、心肾不交的梦遗、肝火扰心的脏躁等症状。7. 心俞穴还能益心气、补阴、养神敛汗,可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问题。每天早上或睡前按摩心俞穴,尤其是睡前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