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捻转补泻中,同一经络的同一个穴位做补法,双侧的捻转方法有什么不同

针灸学课本上讲的是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就是补法顺时针转的时候用力大,速度快,然后缓慢的逆时针再转回来,重复多次行针3到5分钟反之亦然。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经脉运行的方向腧穴所在的位置,行针和进针都有补泻,顺为补逆为泻,顺着经脉方向进针行针则为补,逆着经脉运行方向进针行针就是泻。
以补法为例,比如右腿的足三里,阳明胃经走向为从头走足,我们进针可以向脚的方向斜刺或者直刺但是不能向着躯干的方向进针,行针以顺时针用力为主。因为患者足三里右边为外左边为里,方向又是从上向下,所以行针方向就是外→上→里→下。
这么讲能明白吗?2019-01-16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04: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速度快,然后缓慢的逆时针再转回来,重复多次行针3到5分钟反之亦然。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经脉运行的方向腧穴所在的位置,行针和进针都有补泻,顺为补逆为泻,顺着经脉方向进针行针则为补,逆着经脉运行方向进针行针就是泻。

  • 针灸捻转法向哪转是补法介绍如下: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这是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常见的针刺补泻手法包括:1. 提插补泻:这种手法主要根据针身在穴位内提插的轻重来区分。《难经·七十八难》中提到:“...

  • 针灸的补泻操作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运用技巧。其中,提插补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具体操作为紧按慢提为补,紧提慢按为泻。这种技术通过控制针刺的深度和速度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此外,捻转补泻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其操作方法为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为泻。这种手法通过针体...

  • 补泄是针灸治疗中用于调节人体气血的一种手法。补法是指通过针刺激发人体正气,使其低下的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而泻法则通过针刺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传统的补泻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和呼吸补泻等。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

  • 1 同名同姓的12经脉,指的是单侧,其实是24条,左右一样,穴名相同,功能相同。取穴时,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疗程的长短,可单取一侧也可同时取双侧。比如:慢性病疗程较长,因为防止“穴位疲劳”可单侧交替取穴;若是急性病,痛症可双侧同取。 左右问题也是根据病情而定,比如左侧下牙痛,首选大肠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