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伤寒的中成药简介

中医·伤寒外感热病·伤寒伤寒(typhoidfever、exogenousfebriledisease)为病名。泛指外感热病。《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备急千金要方·伤寒》:“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冬季感寒所致的病证·伤寒伤寒(exogenouscolddiseasecolddamage、typhoidfever)为病证名。《中医药学名词》(2004):伤寒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伤寒亦名正伤寒。《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露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正伤寒指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医学心悟》卷二:“霜降以后,天令严寒,感之而即病者,正伤寒也。其症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身体痛。但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浮缓、有汗为伤风。寒用麻黄汤,风用桂枝汤。予以加味香苏散代之,随手而愈。”《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全生集》卷一:“四时天令,惟冬寒为重,暴寒为轻;伤寒为重,感寒为轻,中寒尤甚重也。”

详见百科词条:伤寒 [ 最后修订于2016/11/28 13:32:57 共11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12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4-08-08 13:31: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清热解毒:蒲公英片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肝火旺盛、心烦意乱、易怒等热毒症状有调理作用。它可以在正规药店购买,作为适当的调理药物,效果显著,值得信赖。2. 治疗感冒风寒:蒲公英片可用于治疗伤寒感冒,这种感冒常伴有流鼻涕、咽喉疼痛、免疫力下降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与常规感冒药相比,蒲公英...

  • 香砂六君丸为方名,出《重订通俗伤寒论》。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的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1]。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香砂六君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

  • 2.伤寒协热利:王某,伤寒至五日,下利不止,懊憹目胀,诸药不效,有以山药、茯苓与之,虑其泻脱,诊之,六脉沉数,按其脐则痛,此协热自利,中有结粪。与小承气倍大黄服之,得结粪数枚,诸症悉安。 3.热结旁流:梁某,男,28岁,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解毒、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诊时,体温...

  •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1、风寒感冒冲剂: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生姜。功能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感冒怕冷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流清涕、鼻塞。2、感冒清热冲剂:荆芥穗、薄荷、防风、苦地丁、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柴胡、芦根。功能疏风...

  • 除了西药外,一些中成药对伤寒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的中药,有助于缓解伤寒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常用的中成药有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颗粒等。四、注意事项 在治疗伤寒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增减...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